20亿元再造3个玉环电网 五年建成坚强电网造福群众
- 2012/1/4 11:24:482980
2011年12月14日,楚门镇成为我县第6个通过新农村电气化改造验收的乡镇。五年来,我县的城乡配网改造连战连捷,2010年12月,我县成为全市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县。
作为城乡配网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以来,县供电局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3亿元,全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新建配电房30余座,新增(增容)变压器396台,容量16万千伏安。
电气化建设提高了电网输配电能力与环网供电能力,提升了供电质量,降低了电能损耗,形成了一张“结构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农网,提高了供电能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配网改造:百姓用电充足可靠
“以前,由于每个工厂都抢电用,我们白天不上班,晚上才上班。”楚门镇蒲田村村委会主任吴雪峰向笔者回忆。当年,用电吃紧企业居民备受限电之苦,更艰难时,每周要“停四开三”。“所幸,近年来电力建设很快,特别是2011年我们村经过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村里的用电正常多了。”吴雪峰欣喜地说,电力一改造好,村里马上就上马几个集体企业。
蒲田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始于2010年底,2011年6月完工。“改造前,有时候日光灯都点不亮,夏天的时候,空调、冰箱也会常常罢工。”村民陈保春告诉笔者。
“通过两年多的改造,我们新增了5台变压器,变电容量为1500千伏安,使全村总变电容量增加到3000千伏安。”楚门供电营业所所长李雪增说,改造中,他们把原来70平方毫米线径的导线改换成200平方毫米的,所有的裸导线全部淘汰,换成绝缘导线,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半年来,我家再也没因为电量不足而跳闸了。”陈保春说。
“配网改造能发挥如此效果,多年来的主网建设功不可没。”采访中,李雪增深有感触。
受困末端:缺电历史不堪回首
由于地处台州电网末端,我县长期受供电“瓶颈”制约,而我县工业用电量每年平均以20%以上递增,快速增长的用电量给电网带来巨大压力。2005年,由于严重缺电,玉环电网10千伏线路拉闸达12806条次,损失电量1.28亿千瓦时。在电力供应为紧张的时期,全县实行“停四开三”的有序用电方案,我县工业企业几乎每家都置办柴油发电机组。
那时,玉环电网基础薄弱、规模小,电网建设欠了很多“历史账”,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五年前,全县仅有220千伏变电所一座、110千伏变电所5座、35千伏变电所12座,全县变电容量仅为85.33万千伏安,高供电负荷仅为28.05万千瓦,尝尽了缺电、限电之苦。
奋起直追:主网实现跨越发展
迈入“十一五”之后,特别是县第十三届党代会以来,县供电局以“一年明显缓解、两年基本适应、三年适度超前”为目标,自加压力,拉开了电网大建设的序幕。五年累计筹集资金近20亿元,全力推进主网和配网建设。
五年来,玉环电网走过了一段跨越式的发展道路,累计新建投运了500千伏变电所一座、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7座,变电总容量达404.5万千伏安,比五年前翻了两番多,高用电负荷超过60万千瓦,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输配电线路也得到了扩充。五年前,全县220千伏线路2回,长度73.758公里;110千伏线路9回,总长度56.638公里;35千伏线路15回,总长度74.745公里;10千伏线路136回,总长度939.419公里。到了2011年底,全县500千伏线路2回,线路长度77.44公里;220千伏线路8回,长度189.77公里;110千伏线路19回,长度250.24公里;35千伏线路15回,总长度76.85公里;10千伏线路250回,长度1394.65公里,相当于再造了3个玉环电网。
闪光瞬间:明确未来发展目标
2006年12月19日,220千伏沙岙变投运,结束了玉环电网单电源供电的历史。
2009年5月31日,全县首座500千伏变电所——麦屿变投运。从此,玉环电网有了一个就近依托的电源,实现了从电源末端向源头的转变,告别了长期电源性缺电的历史。
随着电网主网架构的显著提升,配网线路辐射全县各地,低压电网遍布城乡村居、岛屿山岙,供电安全性、可靠性日益提高,一张坚强电网展现眼前。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县还将新建220千伏变电所1座、110千伏变电所8座。届时,我县电网主网将更为坚强。”作为电网建设的见证者,县供电局发展基建部主任陈坦贵颇多感慨。5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县,根根银线、座座铁塔,无不凝聚着每一位电力工作者的心血。“主网坚强了,配网改造仍要同步跟进,这样,全县群众的用电才更有保障。”
从“薄弱”到“坚强”,五年来,玉环电力走过一段不寻常的发展道路,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今后,玉环电力人将全力建设新型的坚强智能电网,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