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重庆市水利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
- 2012/2/7 14:15:492030
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国家防总副秘书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国家应急办副主任郭晓光,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黄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水利部总规划师兼规计司司长周学文,国家防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彤出席会议。
2011年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防汛抗旱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国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洪涝灾害死亡人数降至519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死亡人数少的年份
陈雷在会上指出,2011年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防汛抗旱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全国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全年防洪减淹耕地2217万亩,减免城市进水91座,防洪减灾效益达506亿元,洪涝灾害死亡人数降至519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死亡人数少的年份。解决了2055万城乡居民因旱临时饮水困难,完成抗旱浇池3.2亿亩,抗旱挽回粮食损失465亿公斤,大旱之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了“八连增”。
陈雷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水利跨越发展、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的重要时期。要充分认识防汛抗旱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战略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规律、人水和谐,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群防群控,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本治标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加快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洪涝干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防灾减灾安全保障。
对于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陈雷强调,要全力做好抗旱保春灌工作,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和重点地区生态安全;要切实抓好北方河流防凌工作,加密凌情监测,优化防凌调度,确保防凌安全;要不断增强农田防灾抗灾能力,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提高抗旱供水能力;要超前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抓紧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及时消除隐患;要突出抓好水库堤防安全度汛,防汛关键时期要加派人手、加密频次,特别是险工险段和重要部位要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要有效防范台风、山洪和城市内涝,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正常运转;要全面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避险准备;要科学调度各类防洪供水工程,努力增加工程蓄水,保障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要着力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度,各级防汛抗旱责任人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要健全防汛抗旱信息发布机制,加大防汛抗旱宣传力度,及时发布重要汛情旱情灾情。
“十一五”期间,重庆完成社会水利投资385亿元,较“十五”增长了2.5倍,“十二五”期间,重庆水利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今年,重庆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市八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推进,进一步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
黄奇帆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重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去年,重庆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开门红,GDP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大陆8个GDP上万亿城市中的中西部城市,10多项经济指标的增幅居,其中有三个指标让我们看重,因为这三个指标代表了发展后劲和发展方向。一是重庆工商企业户数增长,去年增长了23%,增加了20多万户,达到113万户。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不管是GDP还是税收、就业等指标,主要都是靠工商企业创造完成的,工商企业户数大幅增长,代表这个地方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另一个是凸显口岸作用的指标,去年重庆进出口贸易突破300亿美元,其中32%是转口贸易,特别是航空货运量翻了三番,这些都是口岸才能发挥的功能。过去口岸作用只发生在沿海,内陆一直是空白,现在重庆开始发挥口岸作用,分享沿海口岸一样的效益,代表了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取得重大成功。第三个指标就是基尼系数下降了0.017,从0.438降到0.421,在全国基尼系数近年来一直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具有标志性的指向意义,充分说明重庆推出的“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是正确的,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说明一个地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只要措施得当,是能够逐步实现缩差共富的。
黄奇帆说,重庆在发展战略上,实施“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总体发展战略。过去30年沿海发展的整体战略是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现在重庆除了推进沿海已经证明是正确的城市化、工业化战略外,还结合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的实际,按照锦涛“314”总体部署,增加了一个城乡统筹一体化战略,包括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教育、卫生、文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一体化;要素流动一体化;人口户籍流动一体化等。与此同时,重庆还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高举改革、开放两面大旗,将改革、开放、创新贯穿发展全过程。一方面通过开放,让全世界的资源为重庆所用,加快做大“蛋糕”,近年来,重庆在引进外资、进出口贸易、海外投资、内陆口岸高地建设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另一方面通过改革,调整体制机制,解决长周期、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了许多探索,比如:以公租房建设为代表的住房制度改革、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老百姓收入占GDP的比重等。此外,重庆还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发展动力,明确推进“三化”战略的终级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并将缩差共富融入发展全过程。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些年重庆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本质上讲就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市委全会提出的“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就体现了这种理念。今后,重庆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更多依靠改革、开放、创新拉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促进共同富裕,扩大老百姓消费,启动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战略,促进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黄奇帆说,“十一五”期间,重庆完成社会水利投资385亿元,较“十五”增长了2.5倍,共解决1100余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城镇达标堤防近300公里,新增供水能力14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余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5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工程性缺水和下雨即涝的局面。“十二五”期间,重庆水利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为持续有效地推进水利建设,完善水利投融资体制,重庆近年来相继成立了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城乡供水和污水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重庆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客观需要,去年6月,重庆市整合水投和水务两家公司的资源,挂牌成立一个城乡一体化的水利投资集团公司,让城市、农村的水利、水源、水渠建设管理等实现一体化,有效破解水利、污水处理等工程的融资难题。在加大水利投资和完善水利投融资的同时,重庆还按照中央和水利部的要求,加强水利工作的日常监管,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西南地区水旱频发,重庆却总能有惊无险。今年,重庆又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市八大基础设施项目来重点推进,进一步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包括建成投用大足玉滩水库,加快建设金佛山大型水库和“泽渝”工程,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抓好城镇防洪、节水灌溉、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升水资源保障和蓄引能力。此外,重庆市还将加快水利改革试点,建立水利稳定投入长效机制,优化水价形成机制;全面完成全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加强水源保护,扩大饮水安全覆盖面,努力让城乡居民都喝上放心水。
会上,矫梅燕、郭晓光、张志彤作了具体工作部署。重庆、浙江、河南、陕西、海南、湖北、湖南、贵州、长江、太湖防总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国家防总对重庆防总等16家防汛抗旱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