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温岭累计完成总产值168.98亿元
- 2012/3/1 10:26:513205
从甬台温高速大溪出口下来,便是温岭市的大溪镇。在贯穿大溪镇的104国道两旁,数不尽的水泵商店、维修店、广告牌,拥挤的道路上塞满了运货的重卡、皮卡、轻卡,这一切似乎跟全国大的水泵制造基地、销售基地和技术信息交流中心毫不搭噶。但就是这么个小镇,撑起了“中国水泵之乡”的招牌。
“温岭的水泵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大溪镇,每年全国60%的水泵从大溪销往世界各地。”温岭市工商局大溪分局副局长周彩丽告诉记者。
外行人看来,生产一个水泵,只需把电机包装好,套上外“壳”,安上叶龙就可以了,但在大溪,水泵发展成了2000多个品种,上百个配件,在深厚的产业积淀背后,是近30年的产业历程。
80年代:个人带领产业起步
在温岭,谈起水泵,不得不提一位“开山鼻祖”式的人物——谢启定,业内人都称是他一个人点燃了整个产业的激情。
上世纪80年代,靠加工鼓风机谋生的大溪农民谢启定,从福建带回了一台当时十分的家用水泵。决心开辟水泵这片蓝海的他,无奈不懂得生产的核心技术,只能一个劲的拆了装,装了拆,甚至被人嘲笑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他没有气馁,一直求助到大学教授的办公室去。
谢启定的坚持带来了温岭市个水泵的诞生,也极大的鼓舞了观望的农民,家庭作坊风生水起,水泵顿时成为当时的‘香饽饽’。如今,不少个体户便是在那时赶上泵企井喷潮而下来,而谢启定也从之前的被嘲笑变成了人称“定老虎”的行业标兵。
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叶,生产水泵的家庭作坊在大溪遍地兴起的同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产品只能摆在电机专卖店的角落里,成为门店中的“异类”、“附属卖品”,按消费者的话来说:“有需求就捎一个回去”。
周彩丽分析:“这个现象的背后是水泵生产泛滥,质量参差不齐。”
90年代:树立“标准”开拓市场
1994,温岭水泵产业迎来转机。由于集中了全国一大部分的水泵企业,个水泵行业标准也在此诞生。利欧股份、新界泵业、东音泵业、杰豹机械等规模较大的陆续发力,于1997年参与起草行业的国家标准,利欧股份更是在今年参与了标准的制定,该标准有望在3月底获得通过。
一系列的标准启用之后,水泵生产的恶性竞争开始规范,生产走上正轨,而市场也不仅仅针对国内,开始瞄准外销市场。
成立于2001年的利欧股份,如今是温岭仅有的2家上市泵企之一,也中国大的微型小型水泵制造商和出口商,依靠80多项民用泵的技术优势和124个国家与地区的销售优势专做外贸。“目前我们95%以上的产品是针对外销市场,公司还在美国、意大利设立了分公司,预计2011年销售收入能增长20%左右,”利欧股份副总裁颜土富告诉记者,“去年我们收购了3家工业泵企业,未来我们打算从现阶段的民用泵向工业泵发展,产品仍然以外销为主。”
据统计,2000年-2001年阶段,温岭小型水泵年产销量达816万台,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而其中有近百万台水泵进入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当初造台水泵的谢启定,投资8000万元,在上海宝山区办起占地100亩的专门生产出口水泵的大亚机电公司,投产以来,国外订单源源不断。
如今:政府牵头办盛会
2012年1月29日,在温岭市会展中心,为期三天的中国泵与电机展览会隆重开幕,沿线绵延数公里的停车队伍彰显着会展的火爆。
周彩丽介绍:“为引导水泵产业发展,从2006年至今,温岭市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泵与电机展览会。”
规模和技术够槛的泵企,纷纷带着新的产品亮相,而水泵的特色也从初的满足作业需要,转变成提高技术含量,再到如今的节能环保,其中不乏日本荏原这样的世界机械500强企业。
据统计,前五届展览会共有1670多家企业参展,展位数达3500多个,采购商、专业观众有68000多人,外商有18个国家近400人,展览会成交额达4.48亿元,达成意向合同近11.4亿元。
作为温岭市的八大支柱产业,水泵连同电机产业在温岭有生产企业3000多家,380亿元的年产值占全市规模经济总量的25%,但水泵生产的技术标准仍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周彩丽表示:“我们不仅希望展会能让企业接到更多订单,更希望他们多向先进的企业学习,让整个产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