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行业转型特征 机床成主要竞争点
- 2012/5/28 14:18:312070
据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机床成主要竞争点从2011年下半年起,我国通用性中小型机床销售急转直下,市场需求迅速转向为精密性机床和高复合性机床,以效率、精度、可靠性为主要竞争点。
2011年全国金属切削机床销售额约为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国产机床销售额15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5%,而进口机床销售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0%。
根据罗百辉调研的情况,2012年一季度国产机床订单同比下滑20%~30%。但是,大部分生产商表示,2012年一季度环比2011年四季度的销售情况略好,并认为今年后续季度将出现环比增长。有一定技术底蕴、产品精密度较高、产品信息化推进较好的公司对后续市场的需求判断较为乐观,而产品升级换代不明显、精密化程度不够的企业对后市判断较为悲观。
机床行业是明显的周期滞后性产业,订单一般比其他强周期机械子行业启动晚一年左右,在房地产、工程机械等大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前,机床行业难以全面向好。但目前机床行业开始体现中国经济转型特征,需求明显向精密、复合、等方向发展。
从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产数控机床特别是中数控机床的比例严重偏低。2011年1月至8月,我国机床行业平均产量数控化率为30.94%,同比增长2.9%,但与一些发达国家机床数控率达到70%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2011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增速达40%,远高于国内金属加工机床产值的增长率26%。来自德国和日本的进口额在总量中占三分之二,推高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平均单价同比上涨33.2%。受居高不下的进口压力影响,国产金属加工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6.1%,比上年降低0.8%。
这一方面说明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速,用户对中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反映出国产中产品在技术水平、产业化、适应市场能力、整体服务等诸多方面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与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机床在加工精度、可靠性、效率、自动化、智能化和环保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企业要把握市场需求机遇,尽快调整产品结构,抢占中产品市场。
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沈阳机床(000410,股吧)集团推出了20台具有化水准的智能化、客户化产品参展。这是国产数控机床在向中市场和重点领域迈进的积极尝试。
对此,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董事长龙兴元认为,我国机床业向中化市场进军的方向是可取的,但是一台或者数台数控机床能替代进口,填补中国内空白实现赶超还远远不够。
因为往往当我国某一种中机床刚一研制成功,国外竞争对手马上便使出降价杀手锏,阻挡新产品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随后再推出同一产品的升级版和改进版。
为此,龙兴元表示,我国机床业要想真正实现中数控机床的突破,研究创新路径、确立正向研发才是正道。
整体品牌亟须提升我国机床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过去的若干年被高速增长的数字所掩盖。如今,在增速回归理性的过程中,行业深层次问题自然会浮出。几十年来,机床工具行业和企业从技术跟踪模仿到自主研发,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集成创新,从自主创新到原始创新,我们经历了若干个创新阶段,陷入落后赶超再落后再赶超的怪圈。事实上,其症结在于我们没有认真思考、真正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企业创新的源头在哪里、创新的路径是什么?
创新的源头就是需求的终端。从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来看,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取决于相应的技术研发,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共性技术研究的持续开展,取决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整合能力,探求技术源头并去控制技术的演进。
而企业这种整合相关技术的意愿和能力,恰恰源于对下游用户工艺的理解。实时掌握用户需求及需求变化,基于为用户提供工艺解决方案的创新驱动,机床行业和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才具有深度掘进的内驱力。
目前国产机床业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0%,而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仅为43%左右,对外依存度相当高;而数控机床,特别是高、精、尖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0%,给中国高速精密数控机床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经济步入调整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扩张将带动铁路、风电、电力设备等方面的需求,间接拉动了相关机床行业的需求。军工、航空等行业对高精尖机床具有较为刚性的需求,目前中国高精尖机床的落后状况严重制约了中国航空、国防事业的发展,国家势必加大投入,未来军工、航空事业的需求将对高精尖机床行业产生长久的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