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产业1000亿美元 我国主打民族品牌
- 2012/6/14 10:10:531998
模具产值1000亿美元
据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从2001年起世界模具业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平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到2008年市场规模接近789亿美元,预计2011年模具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美元。我国模具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是仍被视为附属产业而发展缓慢,销售规模不及国外市场。但是从发展速度来看,中国的增长率远高于世界模具行业整体速度。2001年以后到金融危机前,基本呈现两位数发展势头。众多模具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是规模效应在逐渐显现,目前,在华东华南地区聚集了主要的大型模具企业,其中发展快、模具生产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这两个省的模具产值已占全国总量的六成以上。2008年,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模具产量分别达到498.43万套和310.29万套,占到七大区总产量的39%和24%,合计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63%,在众多模具行业中,尤以OA设备行业发展势头猛劲,大概每年达到25%~30%的增长率。
汽车模具打民族品牌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800万辆,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刷新了汽车产销纪录,蝉联产销大国。据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分析,如此庞大的需求市场,将显著带动为汽车零部件业提供装备的模具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汽车冲压模具行业年生产能力只有80亿一90亿元,而中国汽车市场的模具需求量已达到200多亿元。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调整,2011年汽车模具产业增速将趋于平缓,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汽车模具企业都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整车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汽车售后市场的崛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开始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在欧美一些汽车发达地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被称之为黄金产业,汽车中心随之向中国转移,这给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带来了巨大机会与竞争。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做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面对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各产品领域都有相应的巨头出现,如法士特的变速器;环球、豹王、弗列加的滤清器;信义、金麒麟、白云的刹车片产品都在市场享有一定的声誉并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国内很多专注做外贸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市场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跨国汽车零部件商大手笔进驻中国市场至今,仅在质量和技术方面于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优势已逐渐消失,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发展中已将产品质量和核心技术做为主要攻破的核心方向。且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品牌意识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宣传推广策略与跨国汽车零部件商不分上下,给跨国汽车零部件商在国内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很多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表示,未来将进军市场,发展民族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国内一些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了急于打开市场,报出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实际上这绝非明智之举:一来自己的利润率非常低,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二来在一些大公司眼中并非报价越低越好,一些大公司会认为,一个产品没有合理的利润率其产品质量就有可能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生产出口产品的国内企业相互压价竞争,有可能引起国外反倾销投诉。因此,国内厂家在向外商报价时,一定要先掌握行情,避免乱报价造成的不良后果。
罗百辉表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在保持良好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发展市场。这样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在市场与外资零部件商相抗衡,同时也保持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市场的良好形象,把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技术发扬光大。
近年来中国模具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模具产品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份额从20%提高到30%,2010年中国模具销售额1120亿元。同时,中国汽车模具企业的装备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得到加强,汽车模具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中国模具协会副理事长、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华在分析中国汽车模具市场时说,中国的模具工业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近10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汽车模具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05年国家颁布的整车特征特性(限制进口、关键零件本土生产)政策,也为模具企业增加了生产轿车外覆盖件模具的机会。李建华指出,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市场,就看哪家企业在技术实力上更强,在产品质量上更好,在企业竞争力上更高。
李建华说,近年来,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在强技术、重质量、抓成本、上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坚持抓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制造水平。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他们还不断引进先进的设计、编程软件,对员工加强数控知识培训,全部实现了三维设计、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