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走出去”战略
- 2012/7/13 9:45:462539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企业在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5万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539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30%。
回顾过往几年,中国制造型企业在海外并购和合作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他说,日前我有幸参加振华重工20典,我聆听了他们的介绍,感触很深,我觉得振华重工把根留在国内,努力开拓市场,取得很好的成绩,振华重工可以成为中国制造型企业“走出去”的典范之一。还有,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混凝土设备公司普茨迈斯特。通过普茨迈斯特的销售网络,三一重工有机会将其工程机械产品带向。另外一个案例则是大家熟知的吉利收购沃尔沃,在2011年,沃尔沃在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并且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高达50%,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远远高于其他市场。同时,双方就多项技术研究开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环保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除上述略举之外,我国还有很多制造型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除较好的中央企业外,中国制造业普遍的现状是大而不强,还是以生产原材料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这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尚有很大距离,需要中国制造业界的共同努力。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和生产高科技产品,创造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争取在国内外市场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从而使中国的制造业具有竞争优势,跨上新的台阶。
事实上,这些年来,由于我国业内人士的不懈努力,中国制造板块在某些行业已经取得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对实施“走出去”战略具备了很好的条件。以高铁技术为例,自从中国次从法国公司阿尔斯通取得西方先进技术之后,对各种精密技术进行改良、发展和创新,并成功应用于中国快速发展的铁路网络之中。目前,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进入行列,并初步具备与巨头在市场竞争的能力。诸如此类的行业其实还有很多,例如特高压和智能电网设备、家电制造、发电装备等,中国在这些领域的能力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化向纵深发展,中国经济增长与企业发展正遭遇资源、市场、环境等因素瓶颈限制。如果能有众多有条件的制造企业积极地“走出去”,将会突破这些瓶颈。同时,世界也将会看到中国强盛的另外一面。换言之,中国制造将更多成为中国创造。
从企业的角度看,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对企业建立分销网络、建立良好品牌以及实现产品附加值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建立的采购渠道也将有利于企业减少对国内资源的消耗,降低企业外销产品的成本。对于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海外人才,同时吸收和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经验。虽然中国企业在制造水平上可能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他们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营管理经验而形成的经营管理体系,的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企业想要实现化经营,就必须配置一个能够在管理、经营、控制的管理团队,而打造这样一个团队和体系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由此,我们看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并购当中,中国买方公司更倾向于保留卖方公司的原有管理团队,让其继续经营业务。这是个值得肯定的做法。
从国家宏观经济来讲,制造型企业“走出去”可以帮助贸易相对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从而稳定人民币汇率,实现经济增长格局的转变和稳定。整个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将逐渐改变中国对出口的依赖,也是国内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标志。制造型企业的化运营,使得一部分生产基地将被转移至国外,在缓解国内众多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加速国家特别强调的环保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既然目前国内外形势有利于中国制造业“走出去”,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更恰当呢?我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制造型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将会更加可行。目前,欧债危机依然没有结束,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除希腊特别严重之外,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债务情势也岌岌可危。刚结束的八国峰会提出的共识是今后的共同任务是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在此背景下使得许多欧美国家对来自于中国的投资和合作更加开放,其估值也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我们国家目前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相信,国家应该有能力帮助解决中国制造业海外投资中的融资问题。可以说,这些有利因素架构了制造型企业“走出去”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