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我国机床再制造市场亟待规范

2012/7/18 10:45:491994
来源:中华机械网 作者:佚名
  BF35导读:再制造是机床维修与改造的阶段,属于机床制造的后市场。近年来,再制造不断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2009年12月,工信部公布首批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其中包括5家机床再制造试点企业。2010年5月,发改委、科技部等11部门将机床等列为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近在召开的“2012年机床再制造标准与技术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机床再制造领域项国家标准《绿色制造金属切削机床再制造技术导则》已经获批,重型超重型机床再制造标准正在起草中。
  
  市场亟待规范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再制造产业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再制造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期待。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机床保有量达800多万台。若保守估计,按3%的年机床报废淘汰率计算,每年将有20多万台机床报废、闲置、技术性或功能性淘汰,约占每年我国新机床产量(40~50万台)的一半左右。在“十二五”期间,将有100多万台机床面临各种形式的报废。这些机床都可以通过再制造进行重新循环再利用,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再制造市场需求。
  
  有关政府部门希望通过组织再制造产品认定、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制订再制造验收标准、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规范再制造市场,并鼓励机床用户单位和机床再制造专业化企业相互合作,共同推进机床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目前,再制造已经从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行业发展到越来越被业内了解和接受,但企业和用户对再制造的认识仍然比较粗浅。
  
  欧美发达国家机床再制造已成为再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形成了较完善的旧件物流体系。再制造商通过各种渠道回收废旧机床,评估价值、重新设计、制造完成后打上“再制造”标签,重新进入市场销售。
  
  而在我国,废旧机床的物流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旧机床的回收和再制造机床的销售都没有顺畅的渠道。特别是重型机床,很多都是企业的关键设备,个性化的客户需求造成了再制造业务单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再制造的过程中,拆散的零部件难以摆放,占地空间大。这都是机床行业的特殊性。
  
  2010年,在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倡导下,机床再制造领域项国家标准《绿色制造金属切削机床再制造技术导则》起草完成,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以下简称机床)的再制造,规定了金属切削机床再制造的一般要求、机械部分要求、电气部分要求及其他要求。

上一篇:大连模具工业有望打入日欧市场

下一篇:资助企业参加重点展会 绍兴出台五条新政扶持外贸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