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节能环保产业规划终“落地” 千亿商机蓄势待发

2012/7/23 15:55:482598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 作者:佚名
  BF35导读:今年7月11日,国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无疑为一些节能服务型企业带来重大利好,迎来“黄金发展期”。
  
  《规划》要求: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着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力争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2%左右,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
  
  历时几载产业规划尘埃落定
  
  从2009年一直到现在,关于《“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的报道屡见报端,但是每次都是“只见雷声不见雨点”。据了解,在全国性的规划出台之前,部分省市已公布了地方性的发展规划,但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此次《规划》以文本的形式对外发布,并明确了量化的发展目标及产业边界,可谓从国家层面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发展目标方面,《规划》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在产业边界划分上,《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被划分为节能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三个子产业。其中,节能产业具体包括节能技术和准备、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三个子领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包括.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制造、再生资源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环保产业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危险废物与土壤污染治理、监测设备。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此前节能环保产业边界模糊,统计口径不一,各个系统公布的数据差异较大。此次《规划》公布的这些数据表明,节能环保产业的统计口径已经得到明确界定。
  
  孕育千万亿商机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在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是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而绿色产业的主力军就是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因此,《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这与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呼应。
  
  据了解,《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置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并明确指出,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臵、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规划》先后四次书面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专家意见,收集反馈意见数百条,绝大部分已采纳或部分采纳。”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一方面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提供坚实的产业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上述负责人表示,从国内看,“十二五”期间,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单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约束性指标,必须不断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为大规模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从潜力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潜力巨大,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阔。”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业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可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短期内还无法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长期依靠传统能源的方式是走不通的。我们应该看到,气候变暖已成为影响世界的关注焦点,而制定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参加应对气候变化规则的制定等,无不需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的发展。未来,节能环保必定会作为一项国家基本政策,成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

上一篇:《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发布公告

下一篇:我国制定首部通信电缆标准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