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模具产业配套体系完善
- 2012/8/28 15:53:351921
“长三角是中国大的三角洲经济区,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产业市场基础,决定了它在中国模具产业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长三角的模具产业代表着中国模具产业的先进生产力,长三角的模具产业升级代表着中国模具产业的未来。这种升级某种意义上决定于产业的协同,产业结构的整合和产业资源的优化(即产业配套、产业资源配套),而不仅是规模(产量、销量)的扩张,简言之,能级的提升是结构的提升。扎堆式的产业集群是一种散沙式的、浆糊状、漫延式的铺陈堆砌,而创新的产业集群,是竞争有序的、组织晶格状的、分工专精的、定位与职能分明的产业集群。
以上海为,苏、浙为两翼——长三角区域正成为中国模具行业的代表。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强有力的带动下,该地区模具产业迅速发展。长三角地区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模具制造业的一颗明珠。长三角地区有很多重点骨干模具企业。原因何在?长三角的模具产业资源配套又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产业配套体系完善
也许我们能从浙江、江苏模具企业的两个代表:余姚和昆山身上看出端倪。余姚和昆山分属两个不同的省份,同属长三角地区,同时又缔结为兄弟友好城市,两地的模具产业发展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余姚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新型工业城市。余姚的模具业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由上游向下游推动了模具产业的发展。历经40余年发展,现有各类模具制造加工及相关企业1200余家,拥有模具技工3万余人,素有“模具王国”美誉。昆山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上海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昆山凭借临近上海以及苏州的地理位置,承接了上海模具加工的转移,由下游向上游推进。一个是产业传统,一个是地理优势,而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时机,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当地完整产业链的形成,一方面是企业遵循市场客观规律的结果,另一方面政府、协会也会给予必要的和指导,如在发展初期给予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
从余姚来看,风光无限的中国轻工(余姚)模具城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模具城内利用模具产业链的延伸,充分提供各种原材料、配套设施与服务;二是产业资本在模具城内较快集中,劳动力、专业服务和产业技术充分自由活动,实现生产资料与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组合,企业之间协作加工,降低经常性开支成本;三是当地政府在土地、工商税收、管理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促进了模具城内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
昆山和余姚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成功兴建了国内较早的模具产业聚集区,主要以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模具主要用户为服务对象,积极培育模具大市场,促进了模具产业的升级,并且主动切入了产业链,成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模具产业聚集区。昆山和余姚又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模具企业本身的规模有所差异,余姚模具企业呈现小而活力的特点,昆山模具企业呈现大而规模的特点。昆山作为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原来“国家火炬计划昆山模具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建设“中国昆山模具城”和“昆山模具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政府提供良好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驻,吸引外资加入。全面规划,精心布局,打造模具大市场,整合产业链。
罗百辉认为,余姚、昆山模具在产业配套方面还是比较完善的,但配套不是局限于很小的地方,而是从整个长江三角洲的角度来构筑一体化的模具产业格局,并以此打造优势产业链,形成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从长三角经验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产业配套体系的完善。就长三角来看主要是四方面的配套,基础设施、生产、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配套;二是重视产业链上下游的招商引资,促进外地企业在当地的落地生根;三是在适当发展阶段发挥当地政府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当然,就长三角来说,其大的优势可能就在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积淀。作为长三角两省一市中的上海,它在金融、经济、港口、贸易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也使其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我们或许可以从中领悟:安徽、山东、深圳模具的单体要素有些要强于江浙,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孤立的要素不能形成强大的产业推动力。正如单个的手指再强壮,也没有握紧的拳头挥出的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