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阀门需求日益增大
- 2012/8/30 10:22:252415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核电阀门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阀门作为一种耗材,其需求量随着核电装机容量的增加而增加,未来,其市场容量主要来自新增容量和产品更换两个方面。
一般而言,核电阀门新增需求占核电设备总投资的5.2%左右,而阀门维修费一般占核电站维修总额的50%以上。一座具有两台百万千瓦机组的核电站每年总维修费用在1.35亿元左右,而阀门维修、更换费用占核电站维修总费用的50%左右,达6700万元/年。
2010年我国核电新增市场容量约2GW,核电站总投资约806亿元,按照核电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60%来计算,2010年核电设备投资共481亿元,其中核电阀门市场需求约为25亿元,核电阀门维修、更换费用约为3.35亿元。
目前,我国核电站中使用的阀门,除秦山一期、二期中使用部分国产阀门外,其它核岛和常规岛部分所用阀门几乎全部进口。这种状况和国家到2020年发展核电的规划,为中国的阀门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对中国阀门行业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国内核电阀门制造存在的问题由于国内阀门设计、制造和生产能力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加之自动化控制水平的限制,故,在重要的核电阀门技术方面一直未有突破。主要表现在:
1.设计水平不高国内阀门的设计水平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至今,一些主蒸汽隔离阀、大口径安全阀、抗地震控制阀等技术含量高的核电阀门仍未取得重大突破。
2.制造设备、工艺落后国内核电阀门制造设备大多以机床为主,产品制造精度偏低,加之,其制造工艺水平落后,例如,锻焊结构时采用的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和剪切挤压技术都未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故,制造出来的阀门远不能满足核电装备的运行需求。
3.驱动执行机构控制水平差国内核电阀门配套驱动执行机构,其性能和控制水平只相当于国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水平,其动作灵敏度差,可靠性总体水平落后。
4.自动化控制能力滞后自动化控制能力包括信号采集、信号比较、信号放大、信号返回等一系列控制能力。核电2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机组普遍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而国内核电阀门的计算机水平滞后于发达国家,故,核电系统的阀门自动化控制能力也处于滞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