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进入“寒冬期” 源于“内部问题”
- 2012/12/5 10:02:514594
近年来,业内常把钢铁企业亏损主要原因归结为铁矿石价格高、钢材价格低和产能过剩,不过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这些原因都不是主要的,钢铁企业出现普遍亏损,根本的原因是“内部问题”。
钢材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当前钢材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一般情况下企业出现亏损就不生产了,但钢铁企业不是这样。如首钢京唐钢铁、鞍钢、马钢等企业都出现严重亏损,其中京唐钢铁累积亏损更是达到150亿元,但是这些钢厂都不停产。
钢铁价格持续低迷的原因有多方面。从外部环境而言,我国钢铁行业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而世界三大铁矿石公司垄断原料价格,致使利润高度向资源聚集。
与此同时,我国钢格板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间不得不采取恶性降价竞争的销售策略。2000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年均增加5000万吨,2011年已达68326.5万吨,人均钢消费达482千克,已超过美国、德国、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但我国的人均GDP却与这些国家相差甚远。
中国冶金商会专家组组长刘勇昌表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出现亏损的钢企说明没有得到市场承认,应该在国家“调结构”过程中首先被淘汰,而实际情况却是相关企业不仅没有被淘汰出局,反而逆势大举上马新的大项目,造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出现了业界所谓的“高水平重复建设”。
刘勇昌认为,当前钢铁行业亏损严重,主要不是外部因素,更多是内部因素所致,属于行业内部的问题。由于政府干预过多,企业本该停产的停产不了,市场该淘汰的也淘汰不了,产能反而越淘汰越大——归根结底市场机制失灵,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则告诉记者,目前钢铁行业之所以大面积亏损,出现很多亏损大户,主要是因为两个大问题:一是钢铁市场区域特征明显,区域市场本身集中度不高,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只好打价格战;二是钢铁行业现有体制决定国有企业即使亏损也无法停产,一方面出于“维稳”等因素考虑,地方政府轻易不让这些钢企停产或破产,另一方面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国有钢铁企业亏损后主动停产的积极性也不高,反正亏损的不是自己的钱,甚至反而还能拿到政府补贴,所以出现“越亏损越生产”的现象。
刘海民说,目前有四五户钢铁企业亏损额都在30亿元以上,而且都是国企。当然并不是所有国有企业都不行,不过总体来说大部分国有钢铁企业效益都不好。
另外,相对于民营钢铁企业,国有钢铁企业普遍成本较高也被刘海民提及。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管理成本、销售成本,还是财务成本,国有钢铁企业都比民营钢铁企业成本高。一些不太适宜上钢铁项目的地方,如铁矿石原料和产品销售半径不太合理需长距离运输的地方上马钢铁项目,大大地增加了企业成本,也是导致企业亏损的一个原因。
刘海民强调,上也有钢铁亏损大户,但这种亏损一般是可控的,企业出现亏损就会停产。连边际贡献都没有,现金流为负数还生产可以说是中国特色。
中国钢铁已经进入“高产能、高产量、低利润”的“两高一低”时代。在对外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对内需求增速趋缓的情况下,走专业化、差异化的产业升级之路是破解当前行业困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