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电气化水平提升是关键
- 2012/12/20 16:12:144174
把电力平衡作为能源平衡的重要支撑,是指在制定实施能源战略和开发规划时,要立足我国煤炭储量大、可再生能源丰富、常规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顺应能源发展趋势,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规模和水平,及早完成西南大水电开发任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核电规模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煤炭转化为电力等清洁化利用的比重;积极实施以电代油等多元替代战略,加大多种能源产品包括电力的进口,以电力的科学发展,促进一次能源的清洁开发和合理布局,促进能源结构和输送格局的优化调整,缓解日益突出的能源供应压力和生态环保压力,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保障。
我国煤炭主要用于发电且比重逐步增大,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必须立足国情。从资源实际情况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都将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从利用方式看,发电是煤炭利用的主要方式,具有利用效率高、污染易集中治理的突出优点,不断地提高煤炭用于发电的比例,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必然趋势。2011年我国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约53%,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65%,美国等发达国家电煤比重达80%以上。我国发电用煤占比明显偏低,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燃气发电是促进天然气加快发展和利用的合理选择。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目前我国约五分之一的天然气转化为电力利用。未来,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利用的突破以及海外引进步伐的加快,天然气供应能力大幅提高,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作为天然气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系统,有利于改善电源结构和能源结构。未来我国将优先发展天然气发电替代受端燃煤发电项目,燃气装机比重将逐步提升,由2010年的约3%上升到2020年的6%。
电力是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非化石能源除了少部分用于直接供热、制气、生产燃料外,主要通过发电实现其终端利用,主要发达国家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均超过80%。今后十年,我国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利用总量约7.7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0%,其中,转化为电力的非化石能源占84%。电力在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中居于中心地位。
综合来看,随着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调整步伐加快以及能源利用的要求,电力在能源转换利用体系中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到2020年,我国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40%提高到约50%。其中,新增一次能源供应的65%左右将用于发电。通过增量优化和存量调整,电力平衡在能源平衡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我国能源利用总体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随着煤炭、天然气转化为电力比重进一步上升,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及电能替代较快发展,我国电气化水平将逐步提高。国内外的经验证明,电气化水平提升可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研究表明:电气化水平与能源强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经统计,1995至2010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3.9%;经测算,“十二五”期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将下降3%左右。未来十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家层面统筹部署推动电气化进程,对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缓解能源供应压力意义非同小可。到2020年,电能占终端消费能源比重有望从目前的21%提高到27%左右,2030年进一步提高到30%左右,将成为我国大终端消费能源。
输煤输电并举是未来我国煤炭资源配置的战略选择。随着国家五大综合能源基地的建设,跨区输电通道承载的能源输送比重将逐步加大,将成为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未来我国煤炭新增产量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新疆等地区,煤炭生产重心逐步西移、北移,生产消费不平衡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我国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环保压力大、电煤供应安全保障程度较低,已不再适宜继续大规模新增煤电、大范围运输电煤。与输煤相比,加快发展跨区输电,经济性好、全环节能源利用效率高,有利于缓解电煤运输压力和东部地区环保压力。未来我国煤电布局应逐步向西部、北部资源富集地区倾斜,通过输电实现煤炭资源的经济配置。重点是建设煤电一体化大型煤电基地、加快跨区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构建新型能源综合运输体系。
“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应作为我国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模式,客观上需要构建全国性骨干电网,确保实现开发目标和资源配置。未来的资源及建设条件,决定了我国水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建设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模式。我国待开发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占剩余技术可开发量的80%以上。风电、太阳能资源主要在“三北”地区,这些地区煤炭资源也很富集,可以形成互补,集中开发占用资源少,经济指标较好。清洁能源的集中开发,必须解决本地消纳不足的难题,电网的跨区输送配置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
2020年之前,全国新增水电装机1.5亿千瓦,其中80%集中在西南地区,2020年西南水电外送规模将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到2020年,“三北”地区6个大型风电基地开发规模超过1亿千瓦,跨区输送消纳规模应在70%以上。为解决风电出力不稳定问题,内蒙古、新疆、甘肃风电基地可以和煤电基地协调开发、联合输送,主要采用“网对网”送电的方式,输送到华中、华东和华南负荷中心。
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将逐步向山西、内蒙古、西南和新疆等大型能源基地转移,而能源需求中心在中东部地区的状况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实现能源电力的科学发展,关键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部署,以加快建设国家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为契机,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构建全国性的骨干电网,为更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基础平台,这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适应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未来我国能源与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