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建设重启 进入新历史阶段
- 2012/12/27 16:39:374035
按照规划要求,我国核电在稳妥恢复正常建设的基础上,必须科学布局项目并且提高准入门槛。规划明确,未来中国新建的核电站必须满足三代安全标准。展望未来,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核电在建规模大这一纪录。稳妥、安全、科学、……所有这些“关键词”,都将首先落在核电工程建设这一环节上,中国核电工程力量正在直面新的“大考”。
接受记者采访中,中广核集团核电工程事业部总经理、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国刚认为,这次“大考”更像是中国核电产业代表核电产业,真正迎接核电建设“周期性规律”的一次考验,“由此形成的管理理念、思想和体系不仅仅对中国核电产业自身有益,对于和‘中国制造’互为倚靠的‘中国工程’而言,也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中国工程”考验时刻
在2011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核电占能源总体比重达到5.9%的战略目标。同时,国家提出了依托项目形成核电站等大型能源项目成为核电强国的目标。我国成为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大的国家,被视为进入发展的高峰期。
然而,受到2011年日本核电事故影响,中国核电建设进入了的“考验期”,一些核电产业专家更将之视为核电建设“周期性”重大考验阶段。从发展历程来看,核电建设行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发展核电常常是集中一段时间加大核电工程建设及相关领域投资,美国、西班牙、法国等西方国家均经历过类似的核电大发展过程。过了高峰时期,核电建设会大大放缓,这导致高峰和低谷之间对比非常强烈。核电建设的这种高质量要求和强周期性特点,对于核电工程公司来说构成了强烈的挑战。
在核电业内人士看来,当核电建设高峰到来时,由于其专业性极强,很难从其他行业很方便地将技术人员、设备及各种资源调用过来,业务高速增长会带来资源极其紧张的挑战,这就是中国核电产业在近些年所遇到的重要问题;在高峰期过去,业务快速下滑时,公司又会遇到核电建设专业人员和资源过剩的问题,急切需要进行业务转型,这是未来中国核电产业将会遇到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核电发展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以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为代表的完全自主研发、自主建设方式;一条则是通过引进、消化先进核电技术方案,通过吸收和再创新,实现新发展的方式。而后面这条道路上,中国核电工程建设力量实现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跨越式“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