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钢铁市场不景气 冶金行业受打击

2013/1/31 15:08:354316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BF35导读: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冶金工业持续良好发展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经济效益显著。不过,随着钢铁生产增速放缓,也导致冶金装备的市场开始缩小。
  
  过去,冶金装备制造业随着钢铁行业的高速发展也拥有过产销两旺的“好日子”,现在则开始面临冶金装备市场收缩的“紧日子”。国家严格控制钢铁产能增长,大项目会减少,大型装备的供应也会减少,冶金装备市场会缩小,钢铁生产增速放缓正在传递给装备制造业。冶金装备制造业应该认清钢铁行业的发展形势,跟随钢铁行业进行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冶金装备平均容量偏小,装备大型化仍是今后冶金装备发展的方向。据统计,我国约有870多家钢铁企业,重点钢铁企业只有141家;全国有高炉约1450座,大于1000立方米的高炉只有350座,平均炉容约为530立方米;全国有转炉约550座,不小于300吨的有10座,100吨~299吨的有218座。小容量的装备与大容量的装备相比,在投资、运行费用和技术经济指标上都处于劣势,特别是能耗水平上差距较大。
  
  淘汰落后冶金装备难度加大。国家已经公布了淘汰落后冶金设备目录,并有相应的财政补贴。但多年来,钢铁工业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一个钢铁工人就业,可以拉动当地7个人就业,对地方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个别地方仍有保护落后装备的现象,目前还出现小炉容虚假上报以躲避淘汰落后的现象,应予以纠正和制止。
  
  钢铁企业结构调整,对老冶金装备技术升级和改造的需求增加。目前,我国冶金装备约有1/3达到水平,特别是近年新建设的大型装备大多数是世界的。但是,大多数老装备须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监测和自动控制水平。美国、欧洲对老装备进行不断改造,使产品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我国的装备制造商要在老装备的技术改造上有所建树,这是今后工作的主流。而且,装备改造要有特色,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经济性好;要向国内外装备看齐,并要有所创新、有所进步。
  
  技术创新是冶金装备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体系的投入,建立产学研新产品开发机制和体系;建立有高层次科技人员牵头的人才队伍,有畅通的信息渠道,掌握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努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冶金装备企业应练好内功,改变钢铁企业对新产品使用“不吃螃蟹”的观念。一些国产装备已达到水平,其性能也已达到国外同类型装备的质量,价格比国外还低,但在国内推广不开。究其原因,是用户认为国外装备更稳定,没有风险,或是对国产装备仍不放心。冶金装备制造企业要在装备质量和运行稳定性上下功夫,用实际行动打消用户的顾虑,破除原有的偏见。
  
  节能减排是未来市场的重要机遇。国家加大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钢铁企业也正在努力加大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冶金装备制造企业应该抓紧这一市场机遇,大力研发、提供性能优良、价格适中的节能减排装备。这也是冶金装备制造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上一篇:2012嘉兴紧固件逆势增长 进出口总额达9.89亿

下一篇:铸造模具企业发展亟需转型升级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