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会议提出2013能源发展改革要做好
- 2013/4/3 11:09:224732
2012年能源形势和五年工作回顾
按照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三稳三进”,能源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从“稳”的方面看:继续推进大型能源基地和输送通道建设,稳步增加生产供应。完善储备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应急调度,确保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点时段能源稳定供应。全年能源供需总体平稳,实现了年初提出的供应稳定、市场稳定和价格基本稳定的目标,支撑了GDP7.7%的增长。
从“进”的方面看: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扎实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稳步提高,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有新突破,大型油气田、先进压水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新成果,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形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能源领域向民间资本全面开放,“走出去”迈出新步伐。改善民生有新成效,农村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强,边疆民族地区能源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用能水平持续提高。
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一是确保能源平稳供应,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增强供应保障能力。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四是加快能源民生工程建设,提高普遍服务水平;五是制定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案,各地工作有序启动;六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提升能源开发、加工转化和使用效率;七是深化互利合作,扩大利用境外能源资源;八是加强能源行业管理,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
未来我国能源发展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能源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分析能源发展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谋划好能源发展改革的新任务。
(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两个“翻一番”和城镇化对能源保障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能源怎么支撑?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在任务和抓手上谋划好。
改革开放头20年,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本世纪头10年,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1.4番。如继续延续这样的能源增长态势,按2020年GDP翻一番测算,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55亿吨标准煤。
从人均GDP分析,日本、韩国在达到人均1万美元时,人均能源消费4吨标准煤左右。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地方,人均能源消费均在5吨标准煤左右;接近1万美元的地方,人均能源消费在3.5吨标准煤左右。到2020年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如按人均能源消费3.8吨标准煤计算,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3亿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加20.5亿吨,增长63%。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过50%。发达国家一般在75%-80%左右。城镇化意味着生产、生活和交换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住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消耗大量钢铁、水泥,增加能源消费。按目前情况,一个农村人口转入城镇,能耗将增加3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未来我国能源供应保障压力很大。无论是两个“翻一番”,还是城镇化,都要解决能源资源保障问题。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同时,加强能源资源勘探开发,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源效率和效益,走能源转型发展新路。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对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提出紧迫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而紧要的任务。
能源生产消费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我国煤炭开采造成的采空区土地塌陷累计达100万公顷左右,主要产煤省情况更为严重。全国每年因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超过80亿吨。二氧化硫排放2200万吨,其中燃煤电厂排放占到了40%。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PM2.5)绝大部分是由能源生产消费活动造成的。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生态脆弱的中西部地区,大部分产煤地区水资源贫乏,都需要在加强能源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诉求越来越高。炼油、核电、水电、电网、风电等项目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科学应对,并加以解决。
第三,国家能源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是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崛起所需的能源资源永续利用。保障能源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资源等方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必须高度重视。
从看,能源资源供需将长期偏紧。发达国家长期形成的能源资源高消耗模式没有改变,占世界人口18%的OECD(经合组织)国家,消耗了世界45%的能源。新兴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对能源产生新的巨大需求,今后10年新增需求将占增量的85%以上。资源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美国“能源独立”,能源对外依存度下降,将对能源格局产生影响。我国能源进口通道安全、周边及海上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煤、油、气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7%。人均能源消费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美国的2.4倍,日本的44倍,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快上升,2012年达到58.3%。石油进口80%来自中东和非洲,经过马六甲海峡,其中38%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国油国运”比例不足40%,“国油国保”业务刚刚起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仅为23天的净进口量,远低于欧美80-100天的水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29.5%,一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仅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5%左右,远低于世界24%的平均水平,天然气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国内天然气新增产量,仅能满足新增需求的30%。满足今后新增的需求,主要依赖市场。煤炭进口量超过2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6%。
因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能源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增加能源有效供应,提高能源效率和效益,合理控制对外依存度。
(二)做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篇大文章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从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充分表明了中央对能源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决心。
面对实现两个“翻番”、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确保能源安全等历史重任,根本的出路就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既包括传统能源的革命,也包括新能源的革命;既包括生产领域的革命,也包括消费领域的革命。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为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能源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用更少、更清洁的能源,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必须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从敞开口子供应能源,转变到保供应与控总量相结合,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必须统筹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过度依赖传统化石能源,逐步转变到更多依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可接续、生态可承载的基础之上;必须加快构建立足国内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把国家能源安全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着力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严格落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建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现和使用新的替代能源。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发展和低碳利用,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改善居民用能条件,让老百姓使用上更多的清洁低碳能源。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着力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键是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完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健源市场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着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及技术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国家能源创新体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配置和综合集成创新资源,更大程度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投入到能源创新发展上来。
——着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立足自身,充分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夯实能源安全内在基础。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能源治理,提高利用境外能源资源的能力。合理控制能源对外依存度,完善能源储备体系,维护能源通道安全,防范能源供应风险。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意义重大,任务紧迫而艰巨,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能源安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充分认识面临的形势,理清思路,明确抓手,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努力完成好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2013年的工作重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一)能源供需形势
2013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经济增长7.5%。左右的目标。就能源而言,全年能源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7.3亿吨标准煤左右,增长3%。其中,电力全年新增装机约9000万千瓦。其中,火电3600万千瓦,水电2100万千瓦,核电324万千瓦,风电1800万千瓦,光伏发电1000万千瓦。全国电力装机将突破12亿千瓦。预计全社会用电量5.26万亿千瓦时,增长6%。除个别地区外,全国整体的电力供需形势仍呈现相对宽松。
总体看,今年能源供需形势相对宽松。但要清醒地看到,能源供应保障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能源供需平衡的基础比较脆弱。我国粗放式发展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如果“两高一资”产业过快发展,势必还会出现能源全面紧张局面。二是供给具有不确定因素。如来水不好,就会增加几千万吨煤炭消费量。高温或寒冷天气,都将导致能源需求激增,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压力很大。三是市场波动不能掉以轻心。
(二)指导思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强调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实开局。
2013年能源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具体任务要求,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能源工作中继续坚持“三稳三进”确保能源生产稳定增长、确保能源市场基本稳定、确保能源供需总体平稳,在提高能源效率和效益上有新进展、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调整土有新进展、在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上有新进展,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生态文明,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做好今年的工作,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统筹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把保供应与调结构、控总量,特别是与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依靠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能源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更加注重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主要任务
1.增加国内能源有效供给
加快清洁煤电和输电通道建设。一是优化发展煤电。统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在资源富集区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升级改造200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安排低热值煤发电机组2000万千瓦。全年新增煤电机组3600万千瓦。二是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加快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等特高压工程建设,确保皖电东送工程按期投运。推进淮南-南京-上海、浙北-福州、雅安-武汉特高压等输电项目前期工作,条件成熟的尽快启动建设。
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保障。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组织好春运、两节、两会、迎峰度夏(冬)等重点时段生产供应,确保供需平稳。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2.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积极发展水电。争取开工建设大中型水电项目2000万千瓦以上,以及一批条件成熟的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澜沧江上游、金沙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等重点流域梯级电站前期工作。全国水电装机达到2.7亿千瓦。
协调发展风电。加快出台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抓好落实。一是完善并网服务及运行机制,保障符合规划和并网技术要求的项目及时并网运行。二是加快甘肃、蒙东、蒙西、吉林、新疆等地风电外送通道建设,优先送出风电。三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风电本地消纳利用,开展风电供热、向工业企业直供电等示范项目建设。四是在资源条件较好、消纳市场空间大的地区,加快风电开发。继续建设大型风电基地。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全国每年新增并网装机1800万千瓦左右。五是推动风机制造企业优化整合,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装备企业。六是完善补贴资金支付机制,确保及时发放、足额到位。
大力发展太阳能。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是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包括上网标杆电价和财政补贴、资金拨付管理、开发建设管理、并网接入和服务指南、并网运行和电量收购监管、产品标准和检测认证、企业兼并重组、建筑光伏发电设施管理等8项配套政策。二是扩大国内市场。每年新增装机1000万千瓦,到2015年总装机超过3500万千瓦。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单位、社区和家庭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建设1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落实消纳市场,有序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开展太阳能热发电示范。三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四是加强光伏发电规划与配套电网规划协调,建立简捷的并网体系。
安全发展核电。认真贯彻《核电安全规划年(2011-2020)》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坚持安全,确保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持续开展在役、在建机组安全改造,不断提升安全性能。抓好30个在建核电机组项目建设。做好辽宁红沿河1号和福建宁德1号等核电机组调试运行和并网工作。按照两个核电规划要求,稳妥开工建设新的机组。
推进生物质能应用。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多元发展,组织实施专项规划,开展纤维素乙醇、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多种技术路线的项目示范。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发电、供热、供气,启动城镇生物质供热工程。
3.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适时召开全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十八大对控总量工作的新要求,做好动员,统一部署。二是建立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制定出台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评价考核实施办法,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三是加快形成完善的能源行业统计体系。加强全国能源统计监测平台建设,努力推动能源统计现代化。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可再生能源配额、跨区水电用电权等市场交易机制。
4.加强能源科技创新
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研究编制2050年能源科技战略,实施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以及核电、燃气轮机等技术装备专项规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产业目标明确的能源科技重大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发挥好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作用,增强能源基础前沿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加快重大技术研发。继续实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力争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抓紧设立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一批制约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依托国家能源研发中心,推进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大型循环流化床、煤炭深加工、特高压、分布式能源、大容量储能等重大技术研究。组织实施能源重大示范工程,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进关键装备国产化。依托重大工程,推进千万吨煤炭综采、页岩气压裂、海洋油气开发、核电、抽水蓄能等重大装备国产化。推进大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加快高温部件研制和验证平台建设。组织±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国产化研制。
5.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按照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有效的改革路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充分发挥“改革红利”在能源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的研究论证。深入研究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抓紧修改完善《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力争尽早上报国务院、国家能源委员会审议。
研究制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案。统筹电力、油气、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改革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总体改革框架下,遵循各领域发展规律,根据形势需要,研究制定分领域改革方案。
推动近期改革取得新突破。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对方向已经明确、条件基本成熟、各方面意见较一致的改革事项,抓紧出台政策性文件,开展试点示范。力争“十二五”期间,在推进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电力市场化建设,非常规能源多元化开发,多种气源(煤层气、煤制气、页岩气等)公平接入天然气管网,完善适应分布式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的电力运行和管理体系、建立无歧视无障碍上网新机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做好电煤并轨实施工作。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扩大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范围,完善可再生能源、分步式能源电价形成机制等能源改革工作。
6.积极推进能源互利合作(略)
7.加快实施能源民生工程
加快农村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亿元,继续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24亿元,重点解决西藏、新疆、青海等地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目前,全国还有264万无电人口,力争2015年全部解决。
加强边疆地区能源建设。继续推进疆电外送和电力援藏。加大对新疆、西藏及四省藏族聚居区电网升级改造资金支持力度,扩大电网覆盖面,提高供电可靠性。在偏远农牧区,加快建设微水电、小型风电、风光互补电站、户用光伏系统等小型电源。
8.加强能源行业管理
制定能源战略。抓紧制定出台国家能源战略,明确面向2050年的能源发展和改革总体方略、路线图和时间表。制定我国煤炭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和电力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能源科技、人才等重大基础能力建设路线图。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重点能源企业可以结合实际,研究编制中长期战略。
完善规划体系。抓好已有规划的贯彻落实。尽快发布“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加快煤炭物流、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西南能源基地、蒙东能源基地等规划编制工作。适时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并根据新情况、新任务,启动新规划编制。
出台产业政策。修订煤炭产业政策,出台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出台《页岩气产业政策》、《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以及天然气发电、炼油、生物柴油等产、业政策。发布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上网管理办法。修订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工作管理办法。
推动能源立法。加快推进《核电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加强地方能源立法工作,总结交流立法经验。
加强标准建设。加快页岩气、煤层气标准建设,完善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并网标准,建立深海油气工程、水电工程安全标准体系,推进海上风电标准化建设。
四、推动能源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对能源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开创能源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
(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十八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能源系统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建设生态文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担负重要职责,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能源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
(二)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翻一番”,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城镇化发展,能源系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以及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每一个从事能源工作的同志,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统筹推进各类能源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能源系统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大兴实干兴邦之风,以苦干实干推动科学发展。要有视野、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提高谋划全局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能源发展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任务,要努力做到想明白、说明白、干明白,重点是抓好落实。要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做到警钟长鸣,使每个干部都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四)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凝聚更多力量共同完成。国家能源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国家能源局要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政府职能,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地方能源管理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衔接好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和政策,谋划好本地区能源发展改革和供应保障工作。企业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履行好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都应发挥自身优势,促进能源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