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长造问责 地方政府能否稳住民心?
- 2013/4/12 11:17:494100
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的地下水因周边有化工厂而变成了红色,该县环保局局长邓连军以“红小豆”煮水解释称:“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随后媒体曝光,局长去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媒体曝光,云南昆明东川区小江出现“牛奶河”,而该区环保局局长却认为,水质全部达标。不久,该区区委书记回应:“我们知道错了,要抓要改。”
除此之外,还有群众因为不满河道污染严重而悬赏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这也引发了热议。下河游泳当然不是评价水体污染的科学指标,但是群众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直观感受还是可信可靠的。群众频频把矛头指向环保局长,我们也理解有些环保局长可能是履职不到位,也有些可能有心无力。
多年前,为破解环保行政中存在的种种难题,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级别的上升和权力的扩大也一度被公众寄予厚望,而其发起的“环保风暴”也好评不少,但中国的环保压力也并不因此大为缓解,因环境维权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屡屡发生。这责任通常就在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暧昧的关系中。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却没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无论是追求政绩还是改变落后局面,让一些污染企业落户当地,后青山绿水成为“穷山恶水”。这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了保增长、保税收、保就业,一些地方不忍、不愿对污染企业出重拳,甚至无形之中成了它们污染的“保护伞”。另一方面,企业片面追逐利润,缺乏道德的血液,逃避环境和资源的成本:有些是坚持落后和污染的生产方式,拒绝升级为更环保、更科学的技术和设备;还有些是明明有污染处理技术和设备,但为了节省开支而不使用,让污染祸害地方。
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的“一唱一和”,终让群众忍无可忍,大量涉访、涉诉的案件都与此有关。只有到了众多媒体曝光、国家领导批示,地方官担心乌纱帽,污染企业担心证照,甚至还有民事、刑事责任临头才表现出痛下决心、认真整改的样子。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都把污染的板子打在环保局长的屁股上也有不尽合理之处。但是,政府部门也难辞其咎,他们更重要的责任在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因为对于一个美丽中国而言,它作为中国梦的一部分不能仅仅停留在梦想的层面。
要转变经济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当然毋庸置疑,但是这可能要一个长期过程。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就此,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必须着眼于环保体制机制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当前的环保困局。具体而言,一是环保部门的权限可以放得更大,其管理权限往上收从而隔离于地方利益,对一些污染项目、污染企业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力,但与此同时,对他们的监督也要更加严厉,因为近五年来一些地方曾都发生多起环保系统腐败窝案。
二是改变对现行官员的考核机制,有机构调查显示,如果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内的GDP增速比上一任高则升职概率也高,但他们任期内长期把钱花在民生和环保,升职概率是负值。这种挂钩GDP而不是挂钩民生的考核“规则”不改革,那么撤换再多环保局长也无济于事。
后,只有开放公众对于环保领域的监督才是彻底,比如畅通环保公益诉讼的渠道,同时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和环境赔偿力度。要真正让“呵护”污染企业的地方政府也感受到“有心无力”。只有让公众介入监督,给敢于执法强硬的环保局长撑腰,我们的环境才会得到细致、有效的保护,美丽中国才不会只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