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心衰治疗用血泵研制获突破
- 2013/5/16 8:48:334009
慢性心力衰竭是诸多类型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目前,我国有心衰患者1600多万,约占全世界心衰患者的20%。终末期心衰的治疗,迄今只有循环辅助装置植入和心脏移植有效。
据介绍,1966年美国出现世界上首例应用心室辅助装置救治成功的病例,但此类代气动血泵体积大,无法植入体内,感染发生率高、易损坏、易形成血栓且溶血较严重,无法推广。第二代轴流血泵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具有体积小、流量大的优点,但机械轴承易磨损使其耐久性降低,且血栓的发生率较高。1992年,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问世,其以转子悬浮为技术特征,以非接触方式旋转推动血液,因此降低了能耗,延长了使用寿命,但其价格高达约100万元人民币。
2009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和泰达心血管病医院联合启动磁液双悬浮血泵研制,将航天工程技术领域的磁悬浮和动承技术应用于离心血泵,终研制出体积小、质量轻、温升低、方便植入体内的血泵,动物实验各项指标达到先进水平。研发团队于今年3月14日为取名“天久”的绵羊植入血泵,进行了第18次动物实验。实验羊术后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在国内实现携带电池与控制器自由活动,达到了血泵临床植入的模拟状态。据介绍,科研团队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共申请10项,发表10篇论文,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