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发展能否助力“美丽中国”
- 2013/5/17 11:12:093831
主持人:刘莉
嘉宾:叶奇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肖雪夫(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剂量站副站长、博士生导师)
俞冀阳(清华大学工物系副教授)
4月26日,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7周年的日子,近日中国科协主办的第26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将主题锁定核电,与会专家与媒体记者们一起讨论“清洁核能可否助力‘美丽中国’”。
从1991年中国位于浙江的秦山核电站建成以来,中国的核能事业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美丽中国”的大概念下,中国的核事业将走向何方,又将如何发展。
选择核电源于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主持人:2012年10月,国务院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积极推动核电建设。与传统能源相比,作为新能源的核能大的优势在哪里?一提到核能,公众总会有安全的担忧,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发展它?
肖雪夫:现在全世界有65亿多人口,联合国预言,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90亿,到2100年可能增加到105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将大大增加。这不仅使地球化石燃料消耗殆尽,而且,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污染物,地球也不堪重负,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清洁能源。
2009年12月18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承诺:我国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实际上这个压力非常大,环保的巨大压力使人们更关注洁净能源,也就是核电的发展。
主持人:目前我国能源领域是怎样的状况呢?
叶奇蓁: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面临着国内资源环境制约日趋强化和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挑战。
具体来说,我国能源发展目前面临四个基本问题。一、供需总量平衡问题,我们的资源不够。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了环境和生态问题。大概70%以上的发电量靠煤电。三、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西电东输造成了能源运输问题。四、石油和天然气方面我们进口数量相当大,造成了对国外资源依存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改变我们的能源结构,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保证能源安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核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核电发展有后发优势
主持人:目前,我国核电的发展在上处于什么水平?
叶奇蓁:我国核电有后发优势,在役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的核电多半建立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上建设和运行核电的经验。我们没有发生过核事件分级2级及2级以上的运行事件。核电站排出物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个量级以上,没有对环境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全部核电机组运行水平均在中上水平。
我们现在在建的核电站是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来建,吸收了国内上的经验反馈,运用了当前科技发展的新成果,采取了一系列改进,优于现役同类核电站,同时吸取福岛核电事故教训,采取相应措施,防范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我们是目前上在建核电站多的国家,也是首批三代核电建设的国家。目前我国正在开发自主的三代核电。
肖雪夫:我们起步晚,但是起点高,所以我们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世界各国核能源的历史已经证明,核电及其核燃料循环是安全的、清洁的、低排碳的产业,核电、核能是清洁的能源。
叶奇蓁:我们的核电发展方针是战略必争。因为核电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所以要使我们国家具有竞争力,一定要占领能源领域的这个制高点,同时确保安全,稳步。
目前运行核电机组437座
主持人: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刚刚过去不久,曾经在亚洲地区引起公众恐慌,在我国甚至出现了抢碘盐的风波,这是否对及我国的核电发展造成影响?
肖雪夫:到现在为止(2013年4月),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显示,尽管2011年出现了日本福岛事故,但对核电的发展并没有产生严重影响,上现在仍然在运行着437座核电机组,之前是440座。
我们可以看一下发达国家的核电比重,许多发达国家的核电占国家发电总量相当大的比重。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法国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78.5%,瑞典占46.7%,瑞士占32.1%,比利时占55.6%,德国占31%,保加利亚占44.1%,乌克兰占48.5%,俄罗斯占15.8%,美国占19.3%,英国占19.9%,加拿大占14.6%,日本占29.3%,韩国占44.7%。
叶奇蓁:世界上核电占发电总量的平均水平是16%,我国现在离这个数字还很远。
肖雪夫: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建成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16座,核电发电量980亿千瓦时,还不到全国发电总量49774亿千瓦时的2%。即使按照国家发展规划目标,截至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总量也仅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4%。所以我国发展核电,改善电力结构,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任重而道远。
从已有事故中吸取经验十分必要
主持人:提到核电的安全问题,人们总会提到历史上发生的几次核事故,它们的发生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俞冀阳:找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1979年3月28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核电厂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次重大的核电厂事故。引起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设备的故障和人为操作的失误。事故发生后,如何提高核电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得到了核工业界的重视。美国西屋公司开始着手开发非能动先进压水堆AP600,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AP1000。AP1000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诸多“非能动的安全”理念,提高了安全性。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核电厂由四个百万千瓦级反应堆RBMK-1000组成。从此事故的教训来看,在设计核电安全方面,一些落后的技术必须被抛弃。提高核电的设计技术,排除设计上的安全隐患对核电至关重要。此外,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因素也十分重要,必须加强核安全文化的教育。
2011年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与前两次不同,它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九级大地震加上15米高的海啸。福岛核电厂在地震发生后自动安全停堆,地震破坏了外电网,但核电厂有自己的应急柴油机组,因此九级地震并未给核电厂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紧急停堆后安全保护系统都随时待命。但由于大约一小时后到达的15米高的海啸远远超过了设计基准,柴油发电机厂房被淹没,致使核电厂无法载出堆芯内的衰变热,导致堆芯融化烧毁。
从福岛核电厂事故来看,我们必须加强核电厂的选址工作,避免外部事件引起的核电厂事故。从选址上看,针对不同厂址条件,应该使用不同的安全标准。例如对福岛这样的厂址,安全标准应该定的高一些,例如应该具备防海啸20米的能力,而不是原来的10米。此外,还应看到场外应急的重要性。
肖雪夫:应该注意到,早先的原型核电站是存在较大潜在风险的,前两次核事故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有设计安全冗余考虑不足且多重特大自然灾害叠加影响所致。由于社会对核安全的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这种潜在风险降低到很小。
俞冀阳:核电运行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尤其是在几次核电厂事故后,各国更是对核电厂进行了全面的反省,深入详细的分析了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了有效措施,核电厂将会更加安全可靠的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