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水泵抢险开启不超10分钟
- 2013/6/24 9:25:534285
本文出自中国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
BF35导读:随着夏季暴雨天气的来临,北京市已经做好了防汛的准备,特别是地铁站的准备活动更是做到了有备无患,给市民一个放心出行的保证。地鐵14號線北工大站明挖深基坑東側20米,一個被重新粉刷修葺的集裝箱並不起眼。平時鐵將軍把門,可隻要一變天要下雨,北京建工集團項目安全負責人曹立祥會立馬開鎖,隨時准備跑進屋“抄家伙”。貓下腰捋著儲物架走幾步,就能把一整套抽水設備都配齊了。發電機、水泵、抽水管、泵管連接閥一個挨一個,擺在了架子的底層,領取物資時,隻需順著拿,無需折返。正因如此,搶險水泵從組裝到挪至基坑邊開啟,不超過10分鐘,北工大站也被譽為地鐵工地防汛物資“標准庫”。
防汛設備儲存取“電商化”
在工地防汛倉庫內,儲存著7台應急水泵,總抽升能力達到每小時500立方米,其中,三台具備100立方米/小時抽升能力的污水泵,被稱為“大泵”。記者試著單手拎起其中一座“大泵”,水泵紋絲不動——少說得有80公斤重。一旁的曹立祥和電工負責人徐建國趕忙貓下腰搭把手,仨人合力,一步一挪地把水泵“請”到了基坑西沿兒——距離“標准庫”有四五十米遠。
記者抬手一看表,用了將近5分鐘,已是一腦門子汗。按照常規操作,水泵到位后,工人還要給它拴上抽水管,橡膠水管與水泵閥門相連的“連接閥”必須用鐵絲綁牢,不同管徑的水管須配合不同馬力的水泵使用。之后,水泵還要與移動發電機相連,之后再“下水”。
這一大套人工流程串下來,不會耽誤搶險嗎?曹立祥沖著記者一擺手,“你剛說的那些都是老辦法了,現在,多隻需10分鐘。”
如今,水泵的裝配分為“庫裡”、“出庫”兩個步驟。重要的門道,其實還是在“標准庫”裡。“標准庫”裡的各類防汛物資、設備並非隨意擺放,比如,發電機、水泵、抽水管、泵管連接閥就按組裝順序,挨個擺在了架子的底層。搶險人員領取物資、設備時,隻需直線走幾步,甚至無需折返,就能配齊一套抽水裝備,如同置身於一座電商配貨倉庫。同時,硬件設備也大幅提升質量,“標准庫”裡儲存的10隻泵管連接閥全部是“一插即用”的快速連接閥,鉗子一樣的連接設計,免去了以往使用前還需人工擰鐵絲的步驟,至少省時2分鐘。
在“出庫”后,基坑上方的龍門吊和2台吊車,可以把搶險物資送至基坑區域的任一位置,大大節省了搬運時間。
自設四級防汛警戒級別
既然被稱為“標准庫”,北工大站工地裡的防汛措施也是“無處不標准”,就連“標准庫”的啟用時間,也不例外。
北京建工集團項目經理唐永福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本防汛預案,裡面的重點內容之一,就是項目部設定的防汛警戒級別——與北京市氣象部門發布的降雨預警級別相似,地鐵工地的防汛警戒級別也被分成了藍色、黃色、橙色、紅色這四個級別。
“趕上藍色級別以下的預警,項目部不會啟用防汛物資倉庫。”唐永福解釋,一旦降雨達到“黃色警戒”級別,包括曹立祥在內,整個工地至少會有50名職工組成搶險隊。
既然地鐵防汛搶險措施不完全根據市氣象部門的“指揮”,這項目部自設的防汛警戒級別又是如何確定的?曹立祥徑直把記者帶到基坑西沿中段,70厘米的擋水牆底部,赫然印著“7·21”的標記。走近一看,在距離地面20厘米的高度,用紅線劃著一條“7·21水位警戒線”。再往上看,牆上每隔10厘米都會劃線標記,直至牆頂。
原來,“7·21水位警戒線”是工地基坑擋牆在“7·21”暴雨中積水的高度,約為20厘米。按照項目部的設計,非開挖施工區域積水深度在20厘米至30厘米時,為“藍色警戒”,搶險隊員全員到崗備勤﹔當這一區域積水深度在30至40厘米,即水面升至擋水牆一半左右的高度時為“黃色警戒”,工地啟用“標准庫”內的物資設備開始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