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福建省全力推进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2013/9/25 11:06:474394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本文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
  
  BF35导读:当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去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5220亿元,占全省GDP的26.5%,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海洋经济集聚区域布局已基本形成。

  
  大好形势之下,福建省海洋经济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规模较小;海洋高新技术人才紧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亟待加强。如何突破瓶颈,从新兴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实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元;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
  
  优化结构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新兴产业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点领域,代表着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我们将立足现有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邮轮游艇业、海洋工程装备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等五大海洋新兴产业。”省海洋与渔业厅负责人介绍了下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构想。
  
  一方面,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渔业、海洋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将加快产业集聚,延伸现有的6条产业:从育苗、养殖、加工到休闲的现代渔业,从研发、制造到销售的生物医药业,从研发、制造到服务的海洋装备业,以及邮轮游艇业、滨海旅游、海洋文化创意产业,临港临海产业。
  
  看今天,福州,渔业转型升级,工厂化养殖推进,远洋捕捞进军国外;厦门,邮轮游艇业、滨海旅游业风生水起;漳州,海洋装备业聚集了一批;泉州,由捕捞到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欣欣向荣;莆田,海洋牧场前景广阔;宁德,渔业养殖持久不衰,海洋摄影基地名声在外。
  
  望明天,各地立足优势,加快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海洋经济金融服务,共同推进海洋强省的建设步伐。
  
  优化配置提升海洋开发水平
  
  13.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52公里海岸线,2114个无居民海岛,使福建省成为资源丰富的海洋大省。
  
  在海洋经济兴起之时,福建省也在加紧研究海域资源的开发机制。今年7月份,福建省无人岛开发市场化破冰。连江洋屿完成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抵押登记,成为全省个获得抵押登记的无居民海岛。
  
  为了促进海洋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福建省还将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包括:海域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和价值评估体系,岸线、海域、无居民海岛等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海域使用补偿制度,“失海”渔民社会保障机制等。探索建立海域海岛收储制度,加快成立海域储备交易中心,根据用海需求状况,有计划、分批次、适时适量投放市场,实现海域使用权合理流转。加快构筑海洋资源市场化配置平台,拓展海域二级市场,推动成立“中国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开展无居民海岛保护开发试点,在符合条件的海岛开发实施“以岛养岛”政策。制定单位岸线和海域面积投资强度标准规范,合理控制岸线及附近海域资源的开发强度。
  
  优化合作推进海洋科技创新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
  
  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需要强大的海洋科技人才储备。近期,省海洋与渔业厅正加紧实施各项人才战略。创建福建海洋博士创新创业协会,积极打造海洋人才高地,解决创新型海洋人才不足问题;构建海峡虚拟海洋研究院,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探索开展互动、虚实结合的组织机制,打造跨行业、跨部门的开放合作研究中心、海洋高层次人才集聚中心、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和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及成果孵化中心,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家海洋三所合作,开展国家二次海岛调查、项目库及交易平台建设、平潭海岛研究中心建设等工作。加强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建“海洋事务东南基地”,加强与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和中澳企业家联合会等合作;另外,还将打造福建海峡蓝色硅谷。依托闽台(福州)蓝色产业园为主体,加强与厦门、漳州等沿海设区市合作,建立“一区一带两园”的格局。“一区”即福州闽台蓝色硅谷核心区。“一带”即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两园”作为福州闽台蓝色硅谷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区,重点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园区。

上一篇:合肥经开区污水厂三期将开建

下一篇:秦皇岛市四个污水污泥处理项目正在筹备建设中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