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专家支招:三大对策打破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壁垒

2013/11/19 13:34:273973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本文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
  
  BF35导读: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迅速,在反渗透复合膜、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方面都有所突破。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大力支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研发,以期在2016年之前,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产品上的成熟应用。然而,缺少自主创新的基础技术和国内应用推广艰难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短板。
  
  三大核心技术有所突破
  
  “从技术上说,海水淡化逐步产业化已成为趋势。”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世昌说。王世昌长期致力于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他以商业应用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热法和膜法为例介绍说,热法已具备大规模建设的能力,但有的膜法技术仍需进口。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逐步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大大小小有几十套装置,总产水能力达到每天70万吨左右。有的国产技术已出口国外,进入了市场。
  
  浙江大学教授陈欢林,是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理事。据他介绍,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关键技术设备主要有3方面: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如今这3方面核心技术设备均有所突破,产业化速度加快。
  
  陈欢林说:“在国家相关项目的资助下,我们已开发出性能良好的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并通过国内外工程开展了示范应用;已开发出的海水淡化高压泵,产品质量也已达到同类产品水平;能量回收装置的研发水平也大有提高。不需要很长时间,我国自主开发的能量回收装置就能用于万吨级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三大对策打破发展壁垒
  
  “与国外相比,主要差距还是基础技术。”王世昌说,目前一方面缺少自主创新的技术和成套的先进设备,另一方面海水淡化厂的建设仍处于孤立、零散的初级应用状态,缺乏系统规划、高标准设计和精品示范工程。总体来说,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在上仍处于初级水平。王世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继续促进基础技术的研发,建立起较强的产业化技术基础。同时,希望国家能建立一套促进海水淡化水应用的良好的经济体制。
  
  王世昌告诉笔者,我国已建成多个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但只有少部分使用了自主技术。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在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泵、耐蚀材料等关键设备、核心部件主要依靠进口。成套化、规模化技术程度较低,针对万吨级、10万吨级海水利用工程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尚缺乏系统化开展。海水淡化与核能、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耦合的技术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尚需不断完善。
  
  结合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等3方面核心技术,陈欢林同样认为我国海水淡化发展产业化水平仍需进步:我国与国外公司的海水淡化膜产品性能基本接近,但产品品种较为单一;我国海水淡化高压泵研发产品性能可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要被用户认可并接受,仍需要有一个过程;我国的能量回收装置已开始在数百吨规模的小型海水淡化工程逐步得到应用,而应用在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方面尚待时日。
  
  据陈欢林介绍,海水淡化工程投资成本高、收益小,企业承担风险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海水淡化与海水资源利用为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决策,涉及到保障市政供水与饮水安全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支持。
  
  陈欢林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扶植政策,加快国产膜的推广应用,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国产高压泵的推广应用,提高国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研发单位要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联合开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大力推广能量回收装置在小型海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工程运行积累经验,并进一步组织科技攻关力量,攻克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用能量回收装置的关键材料与制造技术。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涉足海水淡化领域,从事设备制造。虽然我国千吨级海水淡化装置已成功出口印度尼西亚,但在国内应用推广依然艰难。
  
  阮国岭,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从事海水淡化研究20余年。他表示,海水淡化技术就是能源换水资源的技术,因此将海水变为淡水,自然就会受到能源价格的较大影响,除了中东地区国家因能源价格低受影响较小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阮国岭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设立海水利用专项资金,重点集中支持一批既有利于培养市场,也有利于落实惠民政策的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自主创新技术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实现我国海水利用产业积聚式、规模化发展。

上一篇:环保行业面临挑战 政策与运营需共同发力

下一篇:液化天然气带来的阀门机遇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