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天然气管道服务5亿中国人
——中亚天然气管道服务5亿中国人
- 2014/2/18 10:10:234635
BF35导读: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在新疆霍尔果斯入境,为中国国内25个省区市超过5亿人提供清洁能源。
中哈管道阿拉山口计量站,红蓝相间“跨国管”的纪念建筑迎风树立。中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方总经理陈群尧说:“中哈原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从这里进入中国。咱们这条管道是中国的条能源通道,原油从哈萨克流到中国来。实在的就是咱们新疆人民用的油,如果是从独炼出来的油的话,基本上80%都应该是咱们这条管道的。”
从石油到天然气,能源合作,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人称它是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建设这样一个经济带也有利于保障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另外,他丰富的资源要运往西欧这样一些地区成本过高,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丝绸之路大通道的建设,使得这些国家能够把丰富的能源优势,与中国增长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市场红利。”
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大亮点。
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鲁斯捷莫娃:很多外国公司在我们土库曼斯坦进行工作,截至今天他们的数量多于25家,但是在他们当中,中国的公司占据为主要的位置。中国成为了土库曼斯坦走在前列的能源市场伙伴。
“市场伙伴”这个词,恰好点出了丝路经济带能源合作的实质: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买和卖的商品交易,他更是一场有着深刻内涵的双边乃至多边的携手双赢。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等资源,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以哈萨克斯坦的肯基亚克盐下油田为例,这个早在70年代就被发现的油田,直到中方的到来,技术难题才被突破。科技进步,挺起了中亚油气合作的脊梁。
中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副总工程师徐安平:为什么没开发,它那个储量大概1一个亿,打了40多口井,有一半以上都报废,技术水平有差距。我们攻克了岩丘钻井难题以后,打出了高产井,单井产量,像8010都打出了1000吨日产,这个油田开发确实打造了中石油的品牌。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激活中亚国家的油气兴国梦。
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总经理助理钟凡:2010年到现在,我们公司累计给哈萨克斯坦贡献的税收大概是12亿,那么在整个全生命周期管道运行的30年,会给当地贡献整个税收,大概150亿美元。
仅中石油一家中资企业,就为项目所在地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很多项目的本地员工已经接近90%。中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员工热艾可汗刚刚获得了来北京培训的机会。
热艾可汗:中石油到来之后,对当地的学生进行了培训。公司每年都派60名左右的员工去中国交流进修。非常幸运的是,公司领导今年派我去中国交流,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能源合作还带来了更多的辐射效应。就在几天前,俄罗斯石油公司开始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油,更多的原油可以不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而通过陆路通道进入中国,这意味着的能源市场结构正在被改变。
中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副总经理裴建胜:中哈管道在哈萨克斯坦原油出口多元化,中国原油进口多元化方面在发挥的着重要的作用。有了中哈管道,在俄罗斯的原油管道,才建起来。
目前,中国在中亚初步建成了剩余可采储量4.7亿吨、年产3000万吨油气当量的油气生产基地和向国内年输油1200万吨、输气300亿方的重要油气通道,中国和中亚的能源合作格局基本形成。
未来,加强绿色能源开发,拓展非能源领域合作,也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共同需求。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乐玉成:好多领域还是空白,还需要我们开垦,你比如说新能源,哈萨克风很大,这个太阳也很毒,发展风、电、水还有核能,所以搞核电站也可以,它没有一座核电站,所以我们就可以搞新能源的合作,这是哈方所需要的。
合作,互信,共赢,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能源合作正画出新的蓝图。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以能源为打头,交通运输跟进,再下一步的话,农业、旅游和信息化产业,形成这样一个状态。仅仅资源是不够的,需要带动当地的工业发展,和当地的经济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是对中亚丝绸之路国家的支持,也真正形成丝绸之路的友谊。
21世纪以来发现的大油田,哈萨克斯坦的卡沙干项目,中石油成功入股8.33%。
世界第二大单体气田,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合作的“复兴气田”,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
2016年底,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第四条线路D线将投产运行,设计输气量达到每年300亿立方米。
两千年前,当载满货物的驼队在丝绸之路上缓缓而行,谁能想到,他们脚下土地蕴藏的宝藏会成为两千多年后丝绸之路上的新纽带。悠扬的驼铃声如今只能从历史的记忆中搜寻,而建设能源丝绸之路的新愿景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