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我国三年内建成碳排放交易市场

2014/6/10 15:50:024351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导读:6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司副司长孙翠华在召开的第五届地坛论坛上表示,国家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列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任务之中,计划三年内建成碳排放交易市场。
 

 
我国三年内建成碳排放交易市场
 
  目前,发改委已经着手研究全国碳交易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方案,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办法也正在制定过程中,正陆续出台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
  
  孙翠华表示,我国的碳排放形式并非西方媒体所说的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由于中国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中国的总量控制是一个有增量的总量控制。
  
  数据统计,过去4年间,碳交易市场规模达每年500亿欧元。到2020年,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并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大交易市场。
  
  2013年6月以来,我国已经有7个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和湖北已经相继启动交易,重庆也将在6月19日开展碳排放交易。
  
  下一步碳排放交易将从试点直接进入全国碳排放市场的建设,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列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任务之中。包括确定碳交易的企业边界和范围,制定出台相关管理细则,研究制定合理的配额分配方案和市场调节机制,完善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建立核算、报告与核查体系,制定碳市场监管规则和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重点企业碳排放制度。目前已经公布了十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今年计划再公布3-10个,从而满足企业核算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建立的基本需求。碳排放市场是一个强制的市场,未来将会制定一个法律性的文件保障碳排放交易的实施。
  
  目前,发改委已经着手研究全国碳交易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方案,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办法也正在制定过程中,正陆续出台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
  
  孙翠华特别澄清,我国的碳排放形式并非西方媒体所说的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由于中国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中国的总量控制是一个有增量的总量控制。
  
  同时,发改委正在和证监会研究碳期货交易的可行性,及早考虑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经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
  
  有关机构预计,如果碳交易在中国全面展开,中国每年对碳减排的需求量将在6亿-7亿吨,碳市场规模将超过澳大利亚、韩国,并有可能成为世界大碳交易市场。

上一篇:雾霾天气呈全国性发展态势

下一篇:德国页岩气开发迎来曙光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