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页岩气勘探开发 推进能源结构化
- 2014/7/1 10:59:365059
页岩气开采
我国页岩气开发现状
我国页岩气研究与勘探开发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2010年在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累计生产页岩气5亿立方米,掀起了新一轮页岩气勘探开发热潮,初步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这主要得益于页岩气连续型聚集地质理论创新、高产富集“甜点区”评选方法进步、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突破与国家管理机制的驱动。
我国页岩气资源类型多、分布广、潜力大。全国可采资源量约为25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族聚居区),与陆域常规天然气相当,与美国页岩气的24万亿相近。现在,已优选出有利区180个,面积111万平方公里。
我国页岩气开发具备一定基础。目前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鄂尔多斯盆地、辽河东部凹陷等地,获得重大发现。已完钻近63口页岩气探井,30口井压裂获工业气流,初步掌握页岩气压裂技术。国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校成立专门机构,开始研究页岩气生成机理、富集规律、储集和保存条件。
加强页岩气开发对于改变我国油气资源格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页岩气开发也可带动管网、发电、化工、城市用气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面临“储量高 开采难”局面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以其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在清洁能源中倍受青睐,加之我国又是页岩气储量大国,所以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性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但是,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4%,远低于世界平均24%的水平。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是增加我国清洁能源供应、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有近77%的页岩气资源存在于现有的常规油气区块中,在现实中区块重叠、勘探不足等问题让页岩气开发步履维艰。第二轮招标之后,尽管中标的企业大多已有行动,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些动作大多是少量的地质勘探工作。
区块重叠配置存在障碍
我国传统石油、天然气探矿权和采矿权主要以申请在先方式获得,经国土资源部审批后登记。油气矿业权大部分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获得,延长石油、中联煤层气、河南煤层气拥有少量矿权。
由于页岩气近80%分布区和常规天然气分布区重叠,次和第二次拿出来招标的区块都避开了重叠区。现在的问题是,页岩气矿业权配置如沿用传统的审批登记方式,将限制多种所有制经济进入这一领域;如果按照现在这种方式招标,虽避免了矛盾,但也避开了资源富集区,大部分页岩气区块将无法靠竞争方式出让。
地质勘探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我国具有页岩气大规模成藏的基本条件,但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内页岩气调查和普查,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没有完全掌握。这主要是由于:地质勘查投入不足,我国页岩气调查评价和勘探累计投入不足70亿元,而常规油气勘探每年投入约660亿;我国对油气商业地勘实行特殊准入规定,基本由几大油气公司掌握,社会资本很难涉足;有的政府地勘职能也由企业执行,其地质资料无法让行业内共享。因此,通过全面调查掌握页岩气资源分布的难度很大。
技术上存在差距
页岩气勘探开发需要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专门技术,我国尚未完全掌握。目前页岩气的主要开采技术--水力压裂技术也备受争议。该种技术不仅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还可能导致气井附近出现地下水污染,面临着较大的环保风险。另外,从目前的勘探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的页岩气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而页岩气的开发有可能加大当地水资源缺口,即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广泛的风险。
新矿种需实行新体制
推进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应当突破传统油气开发模式,对新矿种实行新体制。在页岩气开发的制度安排上,应当进一步大胆探索。开采企业可以考虑引入页岩气行业的战略投资者,一来是增加开采融资渠道,二来是借助其技术加快开采进程。
页岩气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专业公司手中,我国在实施好国家页岩气重大专项的同时,应当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家可以用优惠政策鼓励页岩气开发企业与国外技术原创方加强合作,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鼓励国内企业以合资、参股和并购的方式与国外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对页岩气技术研发应给予财政补贴;对页岩气勘开采等鼓励类项目项下进口的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包括随设备进口的技术),按有关规定免征关税。
地寻到到页岩气的“甜点区”,可以由国家和政府部门牵头,实现勘探资源、地震资料等寻找“甜点区”的关键数据的共享,降低花费在勘探上的成本。我国海相页岩气具有分布范围广、分布层系多、埋藏深度大等特点,需要研究“甜点区”大可采储量、单井大产气量、开发区效益大产量;加快海相页岩气新区块、新层系、新深度“三新”领域发现,扩大川东、蜀南之外工业性“甜点区”范围,将是加快我国页岩气规模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