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进展缓慢 成本居高不下成症结
- 2014/7/8 17:23:364945
多地开探索有效处理污泥的途径
据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2011年3月印发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等工艺环节。
实际上,早在“十一五”期间,一些城市就已经开始探索污泥处置路径,并取得了一些进展。长春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是国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十一五”规划项目,2010年投入使用,主要对长春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设计规模为日污泥处理能力400吨,采用好氧曝气堆肥工艺。
污泥处理进展缓慢 成本居高不下成症结
长春水务集团城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宏志表示,上述工程当时是长春市首座、国内大的污泥处置厂,其污泥经过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和绿化营养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据介绍,目前,一些绿化公司已经主动联系该厂购买了多批次污泥土壤,主要用于花草树木培植等,赚取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和长春类似,上海、秦皇岛、哈尔滨等城市也在利用不同技术探索污泥处置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柳德才表示,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明确了“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也推广了一批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污泥好氧发酵堆肥土地利用、协同焚烧等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项目。
国内污泥处置进展缓慢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年。全部建成后,各省(区、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规划确定的目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的环境隐患将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陈同斌表示了担忧,目前各地建设污水处理厂热情很高,但国内污泥、餐厨以及其他有机垃圾均存在产量缺乏统计、技术路线不清晰、处理目标过高、产生主体责任不清等问题,可能导致“十二五”污泥处置规划的目标难以完成。
据了解,污泥处置技术虽然有很多种,但仍然存在处置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并没有明确集中比较成熟且可以大面积推广的处置方式。《报告》显示,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来看,主要方式就是污泥堆肥、建材利用,前者在运营市场中占比超过10%,后者占比相对较少,另外有17.76%的污泥处置去向不明。
一些专家表示,政府对污泥处理的投入严重不足也是污泥处置能力建设推进迟缓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仅为347亿元。
污泥处理顺利推进需多方发力
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各地大批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能否顺利推进,成为污水处理能否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鉴于目前污泥处置进展缓慢的现状,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力度,尤其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污泥处置进程中来,大限度地防止因为污泥处置不力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
首要的问题就是政府应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长春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王爽表示,污水治理和污泥处置属于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尤其是污水处理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是,污泥处理作为污水处理的下游产业链,如果国家能够加强有针对性的引导,就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也可以减轻财政负担。
陈同斌说,国家要求各地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时,也要要求必须配套建设污泥处置工程,这个必须成为一个硬指标。同时,国家可以适时开征污泥处置费用,或者将污泥处置费用纳入污水处置费用之中。
另一方面,污泥处置之后去向何方需要明确。目前我国农业部、住建部、环保部等部门各自有一套对于污泥处置的标准,比如农业部不准处置后的污泥还田,就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很多企业参与污泥处置的积极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认为,污水厂的污泥,也就是城市人居粪便、厨余垃圾和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这些都应该回到农田去,这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正当出路,也是自然界植物营养素循环的规律。
然而,杨宏志表示,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并不能控制进厂污水的质量和来源,之后污泥处置后的污泥土壤不能保证重金属不会超标等现象。“建议国家先把处置后的污泥用在绿化美化环境上,比如绿植栽培和城市园林建设,可以大胆采用处置后的污泥土壤。”
此外,城市管网建设也需要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准。对多个正在建设中的城市新区而言,需要做好排水管网雨污分离建设,使得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能够承接来源清楚的污水,这样产生的污泥及其之后的产品,就可以达到还田的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