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脚下
- 2014/10/13 9:57:324802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十一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针对低碳建设、低碳发展、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低碳昆明的目标,确定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
2010年,昆明市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低碳建设领导小组”,昆明市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则专门负责“低碳昆明”建设相关研究工作。2012年,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昆明市低碳发展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工作办公室。这样的高规格配备,昆明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昆明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脚下
优势
“天时、地利、人和”
2012年11月,继云南省成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省区后,昆明市成功申报国家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
昆明并不是在空喊“低碳”口号。在市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处负责人眼中,昆明选择低碳城市试点既是顺势而谋的积极定位,更具备低碳“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这位负责人介绍,城市进行低碳发展,要看城市自身的条件是否符合。与其他城市相比,昆明有着极好的基础条件:
一是气候资源良好。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小,冬不需供暖,夏不需降温,建筑能耗属于全国较低水平。
二是可再生能源丰富。昆明全年日照率高达80%,年均日照2250小时左右,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普及率达52.86%,居全国前列。昆明现有130多家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研发、生产配套企业,有较强的科研和生产配套能力。
三是碳汇资源丰富。201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森林蓄积为5639.5万立方米,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昆明市在积极治理滇池的过程中,大力进行生态湿地修复工程,截至2013年底,滇池沿湖已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5万亩。我市已开展针对高原湿地不同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研究以及潜力评估。
正是在这样的格局下,昆明低碳城市建设从纸上走到地面,从地理边缘走向聚光灯的中心。
思路
量身订制低碳之路
2012年1月,《昆明市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规划(2011-2020年)》颁布实施。2013年4月,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批准《昆明市低碳城市试点初步实施方案》。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作为昆明市低碳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昆明的意见》、《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低碳昆明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打造“低碳昆明”,昆明市先后在交通、建筑和低碳城市管理能力方面开展了低碳发展相关试点合作。
有别于发达国家大城市及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昆明为自己量身订制了一条低碳之路—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低碳经济城市、全国的“太阳能之城”,这是昆明市“十二五”期间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
“在低碳发展模式上,各地应该把握当地的特色和优势,从不同的角度来制定,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其他地方的现有模式。”专业人士对昆明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表现出极大认可:昆明拥有丰富的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且日照强度大、时间长,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有发展“阳光经济”的优势。加上昆明四季如春,工业尚不算发达,空气还没有受到污染,发展“生物质能经济”、“低碳农业经济”应是不二选择。
行动
可再生能源应用居前列
低碳城市,昆明已经在行动。
来自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昆明现有130多家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研发、生产配套企业,有较强的科研和生产配套能力。随着近年来开展的昆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国家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建设等工作带动,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在能源、建筑、市政等领域得以示范和应用。目前,昆明市可再生能源使用占一次能源比例为18%,处于全国水平。
今天的昆明,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农村,包括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农村电气化、太阳能路灯照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独立供电系统等多个方面。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优势和不断提升的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昆明可再生能源应用已站在行业发展前列。
相关统计表明,除了太阳能产业,目前昆明新能源产业的主要项目还有光伏发电站、风力电站、水电站以及垃圾焚烧发电站。近3—5年,昆明光伏发电、水电、风电装机容量以每年新增15—20万千瓦的速度稳步增长。
以风能开发为例,昆明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规划风电场70多座,建成风电场6座。
布局
构筑低碳、、现代经济发展体系
如何显示低碳优势?昆明正从产业布局精心构筑特色突出、布局合理、低碳的现代经济发展体系。
以昆明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内圈层主要发展都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近郊为核心的中圈层主要发展现代制造业,以远郊县为支撑的则发展特色产业。
市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处一位负责人表示,我市主导产业中的烟草、旅游业属于碳排放较低的产业,此外正在加快发展的文化、商贸物流、新能源、光电子、生物技术等产业将有利于推动昆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另外,昆明正在淘汰低端制造,向先进制造挺进,不断实现工业经济的全新转型升级。显著的变化是:近年来,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全市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正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化程度竞争力进入全国。
面对新的低碳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让企业主动转型参与低碳行动,则需要政府层面有所作为。在这方面,昆明也走在了前面。
昆明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对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及低效电机产品,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开展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实施清洁生产等都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目前,昆明已实施完成和正在开展的重点工程达到56个,覆盖机制体制创新、先行先试示范、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产业体系低碳化、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碳汇能力提升、低碳生活推进共8个领域,占国家批准的《昆明市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85项重点工程的65.9%。预计到2015年,各项任务、行动、工程能够全面落实。
为更好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推广“低碳生活”,昆明市将实施低碳能源建设、低碳新兴产业发展、工业节能和能效、“碳中和”旅游业建设、低碳农业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城市碳汇、低碳生活和试点示范10大工程;完成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推进产业发展低碳化,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倡导低碳生活、创建低碳社会4项任务。
探究昆明低碳发展的背后,是对“可持续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昆明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