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口罩岂能应对雾霾 污染减排需两头抓

2014/10/30 12:07:254292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中国泵阀商务网 行业资讯】10月份,京城已出现3次雾霾天气。而29日起,本月第四次雾霾天已降临北京。虽大气污染情况堪忧,但是目前北京仅公布9家废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日均排放值。污染源公开为何如此羞答答?
  


口罩岂能应对雾霾 污染减排需两头抓

  口罩成应对雾霾利器?
  
  面对轮番袭来的雾霾,越来越多的市民带上口罩,户外体育课也在重污染天气时暂停,但除了躲避,似乎已无可作为。事实上,在雾霾严重的日子里,依然能看到大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在超标排放。
  
  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名单,包括这些企业在内的国控废气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就占到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65%以上。当前的大气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污染源识别须扩大到区域范畴,而燃煤和工业排放正是当前重点区域排放的主体。
  
  同时,与控制数以百万计的机动车和大量面源污染排放相比,对排放量巨大的点源进行管控相对容易得多。首先,其数量有限,废气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总共仅4000家企业,主要涉及火电、钢铁、水泥、建材、化工、石化等行业。其次,其排放口固定,且都有清晰的法定排放标准。
  
  为什么在重度污染的天气里,很多地区宁愿在数以百万计的机动车限行上下功夫,也不愿意对数量有限的严重超标排放企业进行严格管控?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因为大型企业多是当地利税大户,是构成GDP增长的基础。
  
  在西方主要是通过司法途径,把污染企业和不作为的环保局长告上法庭,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我国环境诉讼开展还存在不少困难,突破执法障碍需要借助于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相关人士建议,环保部门可利用公众监督形成的社会压力,尽快完善在线数据的全面公开,以重点污染源的达标排放为突破口,实现大规模减排,减少乃至消除重污染发生的基础。
  
  污染减排两头都要硬
  
  污染减排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十一五”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对“十二五”减排,国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在,已到了“十二五”的第四个年头,今年是“十二五”减排关键之年。从目前的形势看,污染减排存在“一头硬、一头软”的问题。
  
  “一头硬”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硬。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约束性指标任务明确。
  
  二是国家标准硬。2012年国家颁布实施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设了PM2.5和臭氧八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提高了PM10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三是企业环境责任自律意识增强。在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标准红线高压态势下,以国字号为代表的中央企业,在不断落实污染减排硬指标和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硬件”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自律意识,完善了企业内部环境监管、考核、绩效评比等措施,起到了较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一头软”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减排重视程度有所减弱;二是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弱化。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环境保护部为贯彻落实好这项工作,就严格环境保护要求、顺利推进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化解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但是部分地方依然存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清理整顿违规项目环保约束偏软、环境监管不到位、信息公开不及时等问题。在个别地方,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问题严重,高消耗、高成本问题突出。

上一篇: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量破10亿方

下一篇:印度投104亿支持核电产业发展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