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铁腕治湖 水质可堪“中国好水”
- 2014/12/2 9:03:444772
江苏沛县铁腕治湖水质可堪“中国好水”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老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优美旋律,让地处苏鲁边界的微山湖名扬四海。微山湖虽然形成不过几百年,却是我国北方大的淡水湖。如今,它还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担负着输水走廊和调蓄水库的重任,因此,湖水水质的优劣至关重要。11月29日,“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此次是专门协同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前往微山湖采集水样并现场封存,然后带回实验室按通用标准进行严格检测。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相关人士也来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探访。
“寻找中国好水”,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相关媒体共同发起的大型系列环保考察行动,拟通过科学机构和专家调研检测、相关人士现场探访等形式,对全国各地的水源地进行科学评估和深度报道,满足公众对我国水资源情况的知情权。活动将通过科研机构专业检测、专家评定和社会公众网络推选3个阶段,力求对参与调研的水源地作出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估。在寻找中国好水”的同时,对不注意保护水源地,随意污染水源的行为,也将予以客观报道和揭示。活动终将向社会发布《“中国好水”调查评定报告》。
从卫星图像上看,微山湖纤细高挑,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流域面积1266平方公里。在距今700万年前的新生代,地壳的强烈运动给鲁西南地区带来了大面积凹陷,具备了形成湖泊的地质条件。后来,黄河的多次决口和洪水淤积,逐渐给这口“大碗”灌满了水,终于在明代末期成湖。
沛县位于微山湖南岸、以“大汉之源,刘邦故里”闻名,当地政府数年来多管齐下,铁腕治湖,力保其达到地表水饮用标准。沛县的经济实力,在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经济县排名第56位,在江苏全省47个县中排名第14位,在苏北的23个县中排名前五。
为了不让靠前的GDP排名带来污水横流的河湖面貌,沛县使出了不少硬功:县政府用了两年时间,撤走所有入湖河道的码头和沿岸企业;通过“河长制”管理模式,全县大小河道都有县、镇政府官员实名包挂,明确了监督信息和管理分工;端掉了规模小、污染重的土小企业;拒批新的用水大户入驻沛县,并对现有用水大户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实时监控9条入湖通道的水污染情况,保证水源在进入微山湖时,就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据沛县环保局有关人员介绍,沛县在全部15个下辖镇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不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不能流入微山湖,而沛县的西部地区又相对缺水。于是,县里通过“尾水导流”工程,把一些曾经荒废的土地一部分用来再一次净化尾水,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后用于农业灌溉,另一部分开辟了10平方公里的湿地,给这些不能外排的尾水找到了极好的归宿。
另外,沛县的电厂、洗煤厂都与污水处理厂连成一体,杜绝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达标后,流到电厂和洗煤厂,它们用过的废水再回到污水处理厂,全部内循环利用。我们没有给它设置任何排污口。”沛县有关人员介绍。
微山湖上游河道之一的沛沿河,设有一个国控断面取水点,旁边就是环保部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的李集桥监测站。这里每4小时自动监测一次断面水质,测得的数据信息除了提交到沛县,还会上传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11年,沛县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构想,并在今年9月通过了环保部组织的技术评估。“拿这块牌子不是目的,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在创建生态县的过程中把污染治理设施建好、用好。”沛县相关负责人坦言,县里也要发展经济,为了保护生态,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要拒绝不少企业进门,不免感到纠结。“但为了这一湖好水,我们咬牙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