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进京”近1000万立方米 水危机得到缓解
- 2015/1/6 10:42:484379
“南水进京”近1000万立方米
2015年元旦前夕,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端团城湖明渠段闸门提起,来自丹江口水库的一渠清水正式进入北京市团城湖,至此,北京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区域、跨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将大大缓解首都严重缺水状况,有力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南水调水进京累计近1000万立方米
相关人士从北京市南水北调办获悉,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来水正式进京以来,调水运行整体平稳、安全。截至5日,累计入京水量达997.96万立方米,入京流量为13立方米/秒,自来水三厂、九厂、郭公庄水厂、城子水厂、田村山水厂及长辛店水厂市内6座水厂取水约占南水北调来水70%。
据悉,目前北京正按照水利部批准的供水计划进行接水和供水,70%来水用于城市生活用水。通水初期,还将根据用水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做好来水调蓄工作。
按规划,北京南水北调工程分阶段建设,分批投入使用。目前,首批参与接水项目已全部投入运行。计划于2015年启用的东干渠工程、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和第十水厂进展顺利,其他配套工程也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南水进京”缓解首都“水危机”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涝北旱,首都北京缺水尤其严重。公认的缺水警戒线为人均1000立方米,而北京仅为100立方米。近10年来,北京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维持着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同时,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北京城市用水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人口仅400万,如今已增至2100多万,仅居民用水就增长了9倍。
为弥补巨大的供水缺口,北京多年来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资料显示,与1998年相比,北京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了12.8米,地下水储量超采65亿立方米,每年地下水下降近1米。
“因为严重缺水,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已面临很大的危机,必须靠外援来支撑,而调水是的选择,也是许多国家解决人口密集地区缺水需求的有效措施。”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说。
北京市位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末端,是沿线各省市中建成早、发挥效益早的城市。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孙国升介绍,江水进京后,一期工程年均将为北京送水10.5亿立方米,供给15个区县,供水范围将达6000平方公里,覆盖平原区90%区域。来水占城市生活、工业新水比例将达50%以上。这意味着,北京未来一年将增加500多个昆明湖的水量,水资源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