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打造碧水蓝天 “绿色叮嘱”增添发展新动力
- 2016/3/15 17:56:1232237
凝聚共识打造碧水蓝天 “绿色叮嘱”增添发展新动力
伴随着对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所存在问题的不断质疑,绿色理念的提出已经有五十多年。这是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对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显得尤为日益迫切。
对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有多重、记挂有多深?品读2013年以来的“两会时间”,浓浓深情堪称“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2013年,他在江苏代表团鼓励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2014年,他在广东代表团号召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2015年,他在江西代表团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16年,他在黑龙江代表团呼唤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此次在青海代表团,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嘱,殷殷真情流露,让与会者为之动容——“我就是婆婆嘴,就是再三的叮嘱你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实际就是保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不要让这片水污染了!”。
2016年3月10日上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再次以“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个比喻、,鲜活生动。对生态文明建设一直高度重视,而且善于巧妙运用比喻来表达深刻的观点,这些比喻形象灵动,让人耳目一新,本身就散发着的绿色正能量,悄然为中国发展注入“绿动力”。
早在二十五年前他提出“绿色工程”,他说“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十年前他提出“生态工程”,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他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他强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见,对绿色发展的重视非同一般。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从“眼睛”到“生命”再到“母亲”,之所以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问题上叮嘱不断,就在于他对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自觉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他深知“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中华民族想要生生不息、蓬勃向前,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只能是痴人说梦;中华民族要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民族复兴,不坚持绿色发展只会是半途而废。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发展瓶颈,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才是明智之选、必由之路。
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绿色经济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支撑,以发展绿色新兴产业为导向,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此外,对于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或者一个渠道,就是落实好绿色发展理念。因为民族地区风光比较秀美,同时又有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情,所以说它是人们旅游的一个重要地。可以预见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民族地区可能会在旅游产业上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所以说如果我们在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针对民族地区的特点,它的资源优势,开发出能够适应绿色发展的产业形式形态,这样的话就能够既保护好贫困民族地区的生态资源,同时又能够把好山水、好资源变成摇钱树、聚宝盆,为乡亲们铺出一条小康致富的道路来。
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
把绿色发展凝聚成全社会共识,齐心打造一个美丽中国,我们始终行动在路上。从“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叮嘱”不能不让民众感怀在心。有理由相信,在有情怀、有谋划的“绿色叮嘱”下,一个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的美丽中国就在不远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