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综合效益浅析
- 2017/7/20 14:38:2711450
【中国泵阀商务网 行业资讯】在中国,市政公用事业分属不同的单位建设和管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供电、给排水、天然气、通讯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管线单位往往采用挖路直埋的方法建造管线设施,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已呈“蜘蛛网”之势。
由于缺乏统一管理,造成频繁开挖,严重影响城市美观和交通安全。部分地下管线因施工不当、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隐患。此外,因无法监测,漏水漏气问题严重,每年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地下综合管廊可以节省城市用地、延长管线使用寿命、改善城市环境、降低管线维护成本,实现统一信息系统和智慧管理,增强城市防灾抗灾能力。综合考虑直接效益与外部效益,公共管廊与传统直埋法相比,有利于实现全社会效益大化。
(一)对城市交通基本无影响
传统的管线直埋敷设方式由于缺乏统筹以及管线更新或扩容等原因,需要反复开挖城市道路,对城市交通造成较大影响。以台北市为例,在2009-2012年3年间,开挖次数多的道路竟然被开挖达188次之多,对交通造成了很大影响。采用综合管廊敷设方式,在补充、更新、扩容管线时不必反复开挖城市道路,极大避免“拉链路”出现的次数,减少挖掘道路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维护了道路的交通安全,保持了路容的完整和美观。
(二)全生命周期成本较低
虽然一次性投资比传统直埋敷设方式高很多,但是考虑到可以大大减少道路开挖次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和各类管道的服务年限,节约市政管材更新费用,大幅度减小给水管漏损率等,综合管廊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其实低于传统直埋敷设方式。以中关村西区综合管廊为例对综合管廊与传统管线敷设方式的经济性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50年的计算周期内,虽然综合管廊的直接工程费造价比传统直埋方式高出将近一倍,但是在考虑了各种外部费用因素条件下,综合管廊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综合成本要低于传统管线敷设方式。
(三)集约利用空间
传统管道埋设方式对地下空间的占用比较大,而采用综合管廊敷设市政管线可以提高道路空间利用效率,节约城市空间,释放出的空间能产生更大效益,而且可以为城市发展预留适当弹性。珠海横琴新区因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而节约的高压走廊等占用土地,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80亿元人民币。
(四)增强城市安全
综合管廊内市政管线的维修、保养和管理比较便利,提高了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的稳定性。设计合理的综合管廊结构能抵御冲击荷载作用,保护管廊内的市政管线免受损坏,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城市防灾能力。
(五)美化城市景观
采用综合管廊可以减少道路上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避免“蜘蛛网”现象,减少对城市天际线的破坏,增加景观绿化空间,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六)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除了相对于传统管线埋设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外,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推行综合管廊的建设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速正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10.6%下降至2016年的6.7%。作为传统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增速均出现下降。为了稳增长,2015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为中国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三大基调。在货币政策传导不利的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之前欠账太多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自然而然成为政府财政主要投资的方向,而综合管廊全面建设计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规划,未来3年将合计建设地下管廊389公里,管廊部分总投资351亿元。以试点城市湖北省十堰市3年示范期地下综合管廊投资35亿元,配套道路桥梁约15亿元的数据简单推算,推广至全国333个地级市,年均投资额可达5566亿元。2015年7月31日,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中国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需要同步建设综合管廊。目前这类道路每年新建约1.5万公里,一般主干路和重要次干路需要配建地下综合管廊,以每公里造价1.2亿元估算,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每年投资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此外,还会间接拉动机械设备等关联产业,并带动就业。
由此可见,推动综合管廊建设,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等问题,也有利于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更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