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力度不断加码 中央环保督察再次强化这些主线
- 2019/5/5 13:27:1429992
【泵阀商务网 行业资讯】时间来到2019年,中央环保督察已走过第四个年头。而这一被业界视作环保史上严肃、的问责模式,也将2019年迎来新气象。
来自生态环境部的公开消息称,4月22日,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情况正式对外公布。包括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在内的8省(区)党委、政府在通报督察问责情况时均表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层层压实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移交的89个责任追究问题,8省(区)均责成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对移交的责任追究问题立案审查,查清事实,厘清责任。
在此次督察问责中,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为突出,占比超过42.89%,其次是乱作为、失职失责等问题。从被问责人员分布看,涵盖了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地方党委和政府所属部门、国有企业等,基本涵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相关方面,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从问责人员分布看,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中,国土部门超过环保部门,成为被问责人数多的部门。
早在2017年8月至9月,第四批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对上述8省(区)开展环保督察。至此,轮中央环保督察向31省(区、市)移交的387个问责问题的问责结果已经全部公开。公开信息显示,中央环保督察从2015年12月在河北省启动督察试点,然后用了两年时间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督察全覆盖。另据日前报道,通过轮督察及督察“回头看”,逾32万名官员被问责,其中包括多名省部级官员。首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累计立案处罚2.9万家,问责18199人,力度。
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的开展,原来“野蛮生长”的环保产业也发生了蝶变。仅就环境监管而言,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并加快组建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机构。李干杰强调,要健全督察相关制度规范,完善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系。随着环保督察越来越严格,地方政府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他们都希望找到更加“靠谱”的环保公司,而不是被别人“忽悠”。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曾透露,从2019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再用一年时间开展“回头看”。此外,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及其他重点领域,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部门和企业,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第二轮督察要适当扩展督察范围,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承担生态环保任务较重的央企纳入督察对象。
与此前不同的是,中央环保督察还将探索创新督察方法,加大卫星遥感、红外识别、无人机、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不仅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进行督察,还将盯住轮督察和“回头看”问题整改情况,“这也是重点,我们将盯住不放,咬住不放,不解决问题绝不松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长根指出。
事实上,也正是通过中央环保督察使得党中央提出的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党政同责”政策正式落地,终推动了地方环境质量的改善。一大批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宏观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实现了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而在环境执法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与规范的同时,环境治理需求也将持续释放,利好产业链长远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