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染防治变革看城市污水处理 管网、监管问题待突破
- 2020/10/30 13:20:0715762
【泵阀商务网 行业资讯】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达90%以上;另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19年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超过2.1亿立方米/日,污水管网长度达57万公里。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忽略当前存在的“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力长期不足”的问题。
日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明确到2023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要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再一次将城市污水处理中“管网不配套、管网错接混接、雨污混流及进水污染负荷低”等短板补齐提上日程中来。
城市污水处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此,有专家建议,城市污水处理行业需要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转变。
其中管网是补短板的重中之重。有业内人士指出,管网问题是几十年来城市建设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老问题:错接、混接、漏接;与污水处理厂不配套;年久失修、老旧破损.......均一些地方制约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
另外,实际的操作经验不断提醒相关部门,除了要关注管网问题的本身,城市污水处理的监管也更应该注意。据了解,绝大多数城市尚未建立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信息化管理平台、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等。
比如管网管理机制、质量效果监管机制等,能否发挥作用关系了管网的运行和使用。
因此,全面提升城市污水管网的运行性能和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的监管成了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核心和关键。
在这一方面上,有业内人士建议将污水管道清通养护水平和管道积泥深度作为城市排水管网检测维护和质量考评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有资料显示,污水管道多数存在底泥淤积问题,部分管道淤积深度甚至超过管道直径的50%。
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则需要对城市污水处理全流程进行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大规模应用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支柱,为相关部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大幅度提高建设管理效率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城市污水处理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进行考虑。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指出,当前我国污染防治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高要求,需要把环境治理工程当做一个系统,全面进行考虑。
这也就意味着,城市污水处理也应该是跟着城市的整体规划而规划。
海绵城市的提出就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解决内涝问题,而协调好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关系才是核心。这是一套自然的循环和社会的循环,涉及方方面面,未来其外延将会扩大,甚至会涉及到一个流域的整治,排水、汇水区域的整治。
除此之外,也有专家分析指出,接下来城市污水处理的目标将实现从减少污染物转向污水再利用的跨越。
要实现上述瓶颈的突破,当然少不了资金的支持,也少不了我们用水的每一个人的参与。为此,我国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标等市场化方式,继续优化污水处理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运营服务费等的征收和使用,众人拾柴补齐城市污水处理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