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运!

2021/6/7 11:58:361132
来源:华东电力设计院
  5月31日12时,由华东院承担总承包的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号机组72+24试运行一次通过,标志着龙泉山项目正式转入商业运营。
 
  项目详情:项目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龙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场西南侧,工程规划用地面积约66.03亩,设计总库容约41.35万立方米,建设内容包括边坡支护、防渗系统及地下水导排系统、道路、排水沟、调节池(1000立方米),配套地磅房、机修车间。工程总投资8604万元,环保投资23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2.67%。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水环境保护。本项目采取雨污分流方式,严格落实废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措施。施工期冲洗废水经沉淀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于车辆冲洗、道路清扫;含泥沙或土方的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本项目设置完善的场区雨水收集、导排系统,填埋场设环库型截排洪沟和挡水坝减少场区淋溶水量,未填埋区域初期雨水收集后排出场外。填埋区域初期雨水经收集后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550立方米),定时通过提升泵提升后输送至淋溶水调节池,连同淋溶水调节池收集的填埋场淋溶水,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合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依托厂内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质标准后排放至合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区回用水池,回用于厂区生产,不外排。
 
  (二)做好大气环境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合肥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合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相关要求。工地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应申领环保标牌并使用达标油品,将因项目施工引起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运营期间加强周边绿化,设置绿化阻隔带,减少无组织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距离本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不得规划建设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
 
  (三)加强噪声污染治理。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对产噪设备应采取隔声、消声、减振等综合降噪措施,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减缓噪声影响。
 
  (四)做好固废收集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要求送至指定地点消纳处置;隔油池浮油定期收集送至合肥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危废暂存 间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收集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五)加强生态补偿工作。应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工序,避开汛期作业,土料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减少裸土暴露时间,土方堆放运输过程中做好全覆盖及洒水降尘等工作以减小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加强封场后的生态恢复,通过加覆厚土、种植树木等防止水土流失,防止雨水等表面水渗入飞灰堆引起的淋溶水处理量增大现象,保证堆体的稳定沉降安全,控制飞灰堆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等。按照环评文本要求对淋溶水定期进行监测,直到填埋场淋溶水中水污染物浓度连续两年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中的限值,并经专家论证后再结束维护工作。 (六)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对填埋区采取“双复合衬里防渗结构”防渗技术,防止淋溶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及土壤;淋溶水调节池采取“素土夯实+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mm厚HDPE防渗膜(渗透系数小于10-10cm/s)+50mm厚C30细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底板(防水抗渗等级P8)”做好重点防渗;库区道路采取防渗混凝土做好防渗。
 
  (七)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填埋场修建地下水本底监测井、污染扩散监测井和污染监测井,以监控飞灰淋溶水对周边地下水的可能影响,防止污染地下水。
 
  (八)工程设计、施工阶段应进一步细化优化环境保护措施。有关本项目的其他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按《报告书》相关要求进行落实。
 
  龙泉山项目是安徽省内最大的垃圾发电项目。工程新建4台750吨/日机械炉排生活垃圾焚烧炉和2台4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处理系统采用“SNCR 炉内脱硝+半干式脱酸+干法喷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SGH+低温SCR”,同时预留“湿法脱酸+烟气脱白”烟气处理设施场地。
 
  龙泉山项目2号机组于2021年5月26日点火升温,待炉温升至额定值,投入垃圾进行焚烧,并逐步提升2号机组负荷。经与电网调度确认,于5月27日中午12时正式启动2号机组72+24小时试运工作。试运期间,项目部成员认真梳理2号机组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精心策划,统筹部署,制定措施,落实各专业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最终2号机组于5月31日12时顺利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上一篇:水专项石化独立课题顺利通过工程示范第三方评估

下一篇:文献分析 | 实质性披露还是选择性披露:企业环境表现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