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4大特征浮现 “后17年”续集将如何书写?
- 2021/8/12 13:22:341378
【泵阀商务网 行业资讯】垃圾分类这个概念,提出时间不算晚,推行一波三折。有了“前17年”为鉴,大家都在等“后17年”续集,看看以46个城市强制垃圾分类为时间分割点,垃圾分类全国推广能不能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低碳生活新面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46个试点城市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了85%,部分更是超过了9成。总结了一批经验,也发现了各类问题,如收运。
这也就促成了后续《关于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等政策法规的发布,强弱项、补短板,突出矛盾和重点问题,久久为功。
下一个阶段,我国将瞄准“2025年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标。“十四五”时期,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级处理系统,聚焦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城市群和示范城市的一批垃圾分类工作被纳入日程表。
同时,垃圾分类推广的显著特征也浮出水面。
1、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分出量陡增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增长了12.9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1个月、4个月和1年,湿垃圾分出量从8200吨/日、9170吨/日到9600吨/日,屡屡上升;《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差不多半年,厨余垃圾分出量增长了近10倍。
从混装混运到“干湿分离”,餐厨/厨余垃圾分出规模在垃圾分类推广之初必然会经历一段直线上升期,相对的其他垃圾分出量会大幅下降。
2、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严格
垃圾分类推广伴随严监管是必要措施,针对个人,针对企事业单位等的相关内容均“有法可依”。如北京,截至7月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立案查处涉及生活垃圾的违法行为5.78万起,其中针对个人罚款2370起,震慑作用显而易见。
专项检查、日常巡管、环境问题回头看,常态化垃圾分类执法模式与集中整治模式相结合,对各种突出违法问题促整改、开罚单、立案查处,逐步形成了一套可行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垃圾分类违法行为不在少数,无论是监管、宣传,还是习惯的养成都尚需时日。
3、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创新
在推进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推行模式无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从各地的实情出发,探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目前垃圾分类推行的亮点之一。可不要小看这些“金点子”,如社区“变废为宝”的景观设计,如垃圾分类微课堂,如“社区统筹制”和“物业负责制”的双模式推进,如开通厨余垃圾“音乐专线”......
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垃圾分类创新模式,无疑是“互联网+”带起的一波新潮流。这也是我们即将要介绍的,垃圾分类推广的下一个显著特征——无处不在的高科技。
4、生活垃圾分类“高科技”
就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实施的首周,市民在支付宝上搜索上门回收等服务的数量增长了6倍。不说支付宝,生活垃圾分类与高科技的接轨也许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全面。从扫码投放、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到垃圾分类大数据、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垃圾分类管理云平台、垃圾分类小程序等等,科技赋能的痕迹比比皆是。
以大数据为例,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在精细化程度上来说,理论上已经可以支持5次分类1000种以上,高度提纯固体废弃物可回收和再利用价值。同时,垃圾分类智能设备的投用,也将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体系,实现高效率的监管,对攻破收运环节的难点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传感器、深度学习软件、无线通信模块、人工智能识别、大数据图像处理、RFID射频识别技术、超声波模块等一系列高科技产物都在逐渐向垃圾分类领域汇聚,真正让“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除了这些特征,刚刚也提到了“垃圾收运”,这可是业界普遍认可的行业发展核心内容。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9年我国19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超过2.3亿吨,但2020年全国垃圾分类收运规模估算只有1.8亿吨。也就是说,分类收运不到8成,实际上,“混装混运”也一直是垃圾分类违法的重点查处领域。
从收运能力上看,垃圾分类46城先试先行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除此之外大多数地级城市、县城等垃圾分类体系完善度就有待商榷了。《“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已经作了明文规定,垃圾分类的“后46城时代”开启,对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的要求也会紧跟而上。
为此,发改委和住建部要求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落实相关优惠鼓励政策,进一步完善各方面的支持。由此,垃圾分类推行开拓的行业空间让更多资本看到了潜力。企查查数据显示,10年间,垃圾分类处理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了一半有余,2020年当年注册量相较5年前增长2倍。
“后17年”的续集如何上演,时值“双碳”目标正式开始影响未来40年规划的关键节点,我们都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