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水生态修复新路径 | 浙江开化县:钱江源头马金溪水生态修复治理纪实
- 2021/11/4 14:02:36806
【泵阀商务网 国内新闻】开化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点赞的“好地方”。近年来开化县一以贯之、矢志不渝推进马金溪水生态修复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水生态修复
一江碧水送下游是源头地区人民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曾经的马金溪,河滩是垃圾填埋场,河道是垃圾消纳地。上世纪90年代末,开化县在全国率先确立并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从此开化走上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荣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新步伐,这一干就是20多年。
2013年,开化县以“多规合一”为引领,提出“百里黄金水岸线”概念,将《马金溪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等七本规划整合为一本规划,将规划红线、用地控制红线、河岸水域控制蓝线集成到一张蓝图,实现流域空间精细化布局,累计投资10多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全流域系统治理。
坚持水岸共治,系统开展水污染防治
全面启动“五水共治”以来,开化县聚焦马金溪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每年度制定马金溪流域治水行动计划,围绕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废弃矿山尾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全覆盖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实行河流禁采、禁养、禁渔、禁倒“四禁”,累计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465家,网箱养殖1.8万平方,采砂场63家,整治废弃矿山(井)667处,关停污染企业300余家。
通过近年来不懈减排治污,马金溪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五年来马金溪出境水Ⅰ、Ⅱ类水质占比持续保持在95%以上,2020年Ⅰ,Ⅱ类水占比达98.9%,其中Ⅰ类水207天,比2015年增加172天。
聚焦人水和谐,强力推进水生态保护
以岸绿景美为导向,全力落实生态护岸工程,通过生态护坡、梯级挡墙、石笼、松木笼、三维植被网等多种形式,实现堤岸柔化、美化、绿化,让植被在堤岸上“安家”,让鱼儿在堤岸间“做窝”,打造成“会呼吸”的河岸。每年开展“增殖放流”主题活动,近年来马金溪流域共放流鱼苗2亿余尾,通过“小鱼治水”增强流域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提升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度。
治理后的马金溪,河岸生态有力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从上世纪末的30多种增加到74种,其中3种为新物种,白鹭、中华秋沙鸭、娃娃鱼等国家保护动物也频繁出现。小乡村建成大景区(音坑乡下淤村)、老砖厂筑成新民宿(音坑乡姚家村)、破猪栏改成大花园(华埠镇金星村),呈现了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
围绕河长制度,全民参与水治理保护
保护生态就是政绩,这是开化领导干部的共识。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是所有开化百姓的行动自觉。
切实落实河长制是马金溪流域治理的重要制度抓手,开化在全国率先制定《河长制工作地方标准》,河长制工作两次获得央视点赞,并得到全国推广。开化确定每月19日为开化“全民护河日”,在全省创新民间河长并全面推广,巾帼河长、红领巾河长、社区矫正人员河长、青年“河小二”、企业河长等“民间河长”团体相继成立,现有民间护河队50余支800余人,经常性开展河道保洁、排污口巡查、禁渔护鱼等行动,营造了“全民知晓、全民监督、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以民间河长为载体,继承发扬开化先民“杀猪敬渔”“立碑禁林”等优良传统的内容与精神,建立了一系列自觉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村规民约,切实织密水生态保护网。
目前,开化聚焦省级水生态保护示范试点县建设,以做好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污染治理和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容量为导向,按照“一点”(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状况)、“两线”(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框架,让马金溪成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民享民乐的美丽河湖。
原标题:探索水生态修复新路径(6) | 开化县:钱江源头马金溪水生态修复治理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