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提升借力监测,海南、浙江、广东怎么做?
- 2022/2/16 15:37:151079
【泵阀商务网 国内新闻】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随着《“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印发,将变得更为细致与深入。
海洋生态要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首先要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尤其是近岸海域的生态监测。
近岸海域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其作为陆地与海洋的交汇区域,在生态环境中占据突出位置。从生态环境部公开的海水水质监测信息来看,全国各地区海水水质不健康的地方不少,亟待加大监督管理与整治。
随着环保需求的逐渐增强,环境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成为环保重点工作之一。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也花了不少力气。
海南:2025年初步建成海洋生态预警监测。
海南此前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意见》。文件提出,将逐步形成以海南本岛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西沙海域,辐射省管辖其他海域的预警监测网络和技术支撑体系。实施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形成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并探索监理海洋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开展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等工作。
从海南省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了解到,全省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结果持续保持优级,已对160余家直排海企业实施监督性监测。并表示将继续探索合理可行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近日,海南省海口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等5家单位联合完成了海南洋浦生态环境监测,进一步掌握了该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为省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
浙江:继续深化污染治理,改善近岸海域水质。
以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为抓手,落实入海河流氮磷减排,控制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整治提升入海排污口,防治海水养殖、船舶港口污染等海域污染,促进近岸海域水质稳定改善。1、实施入海河流氮磷减排,实施断面总磷、总氮浓度控制,逐步建立入海河流总氮总磷监控体系。2、整治提升入海排污口,实施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3、加强海上污染物排放管控。加强海水养殖尾水处理,加快制定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
最近,近千吨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 “中国环监浙001”成功交付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使用。据悉,这艘监测船配备了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先进的海洋生态监测仪器设备,具备在入海河口及毗邻海域、沿海/近海海域进行定点、定时的采样及现场监测能力。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艘监测船将大幅度提升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能力与监测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广东:构建科学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统筹陆海污染治理。
广东将开展重点海域生态环境监测调查与评估,强化海岸线利用动态监测,建设海域动态监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海洋监测制度。
近期,广东珠海市启动了入海河流总氮通量监测项目和海域国控点位跟踪监测项目,对近岸海域的入海污染源及重点海域代表国控点位开展为期一年的高密度通量跟踪监测、高密度的水质和沉积物监测以及遥感监测。此前,课题组已完成近海海域34个点位的水质监测分析,初步掌握了入海口门氮污染入海通量及水质基本情况。据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做好近岸海域水质监测与污染溯源工作,巩固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综合以上各地的行动来看,未来的环境监测需求将继续膨胀,是可以预见的。环境监测的管理与技术水平将在需求拔升的同时迎来新一轮发展,产能也将再度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