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新能源产业创新空间巨大

2014/4/29 14:48:204591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导读: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具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兴能源,对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能源产业创新空间巨大
  
  风电、太阳能、电动汽车是目前新能源领域的三大支柱,也是财政扶持的重点产业。2012年,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6266万千瓦,居世界;2007年以来,中国保持着世界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地位,2012年太阳能电池片产量达到21GW,约占总产量的56%。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央财政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给予补贴。
  
  据了解,目前我国财政补贴比较倾向于风电产业、太阳能产业和生物质能产业,而对地热能、海洋能等产业的财政补贴相对较少,在推进新能源财税政策转型时可以考虑加大补贴范围,使得新能源产业结构均衡发展。
  
  在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以政府投入为主,大部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由大学与科研院所承担。由于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分离,研究成果距离可应用的程度较远,加上缺乏技术转移机制,成果的产业化滞后。由于新能源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市场、技术潜能、政策等诸多不确定性,企业的创新过程必要付出高额的学习成本。
  
  现有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缺乏足够支持,企业在市场风险高、不明朗的情况下,不敢贸然进行技术创新,而选择引进技术的捷径。在创新要素的供给方面,新能源技术创新面临人才、资金和社会基础设施缺乏的障碍,风能、太阳能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创新资金的渠道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合作网络的支持。
  
  此外,有专家指出,应该加大对电网投入的财政补贴,不仅对并网技术的研发给予补贴,而且对电网输出基础设施加大投入,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能源产能过剩。
  
  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多个领域的发展规模居世界前列。从长远看,随着电力市场成熟,新能源产业规模扩大,可以逐步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交易证书政策,给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企业发放绿色凭证,通过绿色凭证的交易,实现各企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边际生产成本趋同,以小的成本实现既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份额目标。

上一篇:3月空调电子膨胀阀出口环比增长90.2%

下一篇:中石化天然气市场计划向南扩充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