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能源界所获得的奖项
- 2015/1/11 9:04:145035
细数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能源界所获得的奖项
本届大会共计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其中能源、化工领域收获颇丰,特别是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斩获了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此外,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创新工程和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研发及应用”斩获特等奖
在9日举行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海油组织国内多家单位、历时近6年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这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2006年项目启动、2008年开工建造、2010年建成出坞下水、2012年正式开钻,2014年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这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重大油气发现。
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挪威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调试、使用一体化综合能力的国家。
元坝气田勘探发现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7000米深处的地下有没有油气勘探潜力?这是勘探行业的难题。2007年,川东北地区元坝1井在7300米深处的生物礁储层钻获50.3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给出了肯定答案。而后,中国石化经过近7年的攻关,从超深层生物礁气田勘探理论、技术和实践三个维度,对这一难题进行了系统解答,创新形成“元坝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勘探及关键技术”,指导了元坝大气田的发现,证实超深层天然气具有良好勘探前景,带动我国超深层领域的勘探发展,使我国站在了同类气田勘探技术行列。该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元坝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勘探及关键技术”项目荣完成人、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参加大会,接受党和颁奖。
元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群山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到本世纪初,该地区曾经过多轮勘探,未获得工业油气,被认为没有勘探潜力。2001年,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登记了该地区的探矿权,这是四川盆地内后一个被登记的区块。2007年,中国石化在元坝1井取得重大突破,拉开了元坝气田大规模勘探的序幕。至2014年底,元坝地区共实施了4轮30口探井,已测试的28口井中26口获得工业气流,其中10口井获得日产超百万立方米。
超深井超稠油开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塔河超深井超稠油油藏,常温状态下呈沥青状。项目集中化学、采油、集输工程多学科联合攻关力量,立足于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系统攻克超深超稠油开采四大难题,国内外尚属先例。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自主创新的“超深井超稠油化学降粘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有效开采超稠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稠油资源占总油气资源量的53%,但由于其开采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动用有限。随着油气需求的日益扩大与技术进步,稠油开采的潜力不断凸显,已成为下步资源接替的重要阵地。塔河油田是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大整装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3亿吨,其中超稠油储量达7.5亿吨,此类储量的有效开发是实现国家西部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
智能电网创新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创新工程”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以“建设世界电网、企业”为目标的智能电网创新工程,旨在加快建设具有国家电网特色的创新体系,突破智能电网前沿技术和关键工艺,推动我国能源开发、配置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智能电网技术发展。
智能电网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跨行业的庞大系统工程,小到客户单独使用的智能电表,大到覆盖整个电网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均属其研究范围。它突破了传统电网概念,需要实现新能源、信息、电力电子等多种先进技术的交叉融合,技术复杂、集成难度大。智能电网可极大提升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实现大范围的资源配置,满足客户多样化用电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国家电网公司运营着世界上规模大、条件复杂的电网,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抢占电网技术制高点,实现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支撑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利用效率提升是公司的历史使命。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9日在京举行。7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其中“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等3项摘得一等奖,“空间折展与锁解机构关键技术”等67项获二等奖。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项目完成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团队通过攻克与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相关的一系列科学难题,取得技术突破,掌握了煤制烯烃的关键核心技术甲醇制烯烃,从而在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大背景下,为连接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实施石油替代攻略、保障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技术途径,指明战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