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开启全民治水新常态 十数载砥砺广州再踏新征程

2016/3/17 19:02:3124487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作者:MUR
  【中国泵阀商务网 国内新闻】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近日指出,在全市水务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新的成效。2015年广州51条重点整治河涌中,累计完成率47.4%。另据公开资料,广州将在2016年底前投入140亿元,治理16条广佛跨界河,使其水质摆脱劣V类,达到珠江水质。

  
  开启全民治水新常态 十数载砥砺广州再踏新征程
  
  黑臭水体如何治理?污水处理新技术如何运用到治水中?日前,广州市水务部门召开广州市污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试图探讨一种或几种适应不同条件的稳定、低耗、耐冲击,同时又便于维护的污水处理技术手段来消除黑臭水体。
  
  据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市场总量超过万亿。可以说,城市污水处理是一个极为巨大的产业,也是一个新兴的爆发性的产业。伴随国家城镇化建设,城市污水处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今后持续性的任务。
  
  据广州市水务部门介绍,水环境治理工作将深化“开门治水、全民参与”,进一步提升治水规划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广州市水务局局长龚海杰表示,近年来,国家、省、市越来越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市民群众对水环境质量的心理预期也越来越高。他指出,“目前,广州市河涌水质参差不齐,建成区内河涌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污水治理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非常艰巨。同时,整治后的河涌水质很不稳定,边界条件变化经常会引起水质反弹。治水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想要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还有专家认为黑臭水体的治理要综合施策,打出“组合拳”。应从全流域的理念出发,摸清楚河涌流域的污染源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统筹开展黑臭水体的治理。黑臭水体的治理牵涉众多内容,应该建立长效的治理机制,可以和海绵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同时还应当综合管网建设、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等。
  
  百亿治水背后现尴尬
  
  早在2008年12月,广州召开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整治动员大会,对外公布了《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拟投入486.15亿元对全市121条河涌进行整治,确保在亚运会前全市水环境质量实现转变。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内广州治水平均每天要花掉一个亿。
  
  巨资治水确实让广州的水环境带来了好转。到2009年的第四届横渡珠江,珠江广州河段丰水期水质已能够达到Ⅲ类,到了2011年之后,横渡珠江期间已经很少会采取从佛山调水补水的临时措施。来自广州市水务局的公开消息称,2015年除了对沿江重点污染源执法巡查、利用重点排污企业废水在线监控设施、24小时实时监控企业排污情况、严防超标废水直排被监控河涌和珠江等“常规动作”外,并不需要额外进行调水补水。
  
  然而这场治水战却依旧备受质疑。首当其冲的便是雨污分流项目。当时认为这将是广州治水其中一项治本之策,但事实上由于涉及老城拆迁等难题,雨污分流工程终难以为继。当年有多少地区实施了雨污分流?如今起到了什么实际作用?就连一些治水干部也感到“迷糊”,“据我了解老城区有一些地方实施了,但由于当时部分工程比较粗糙,接错管的情况也有不少。”有治水官员曾感慨。
  
  更让市民难以接受的一个现实是,投入了数百亿进行整治的不少河涌如今依旧黑臭。2015年6月份,广州市环保局公布了广州64条河涌5月份的水质监测数据,达标率不足两成。而广州市民何时才能真正畅游珠江,依然是未知数。
  
  问责不到位,河长制何去何从?
  
  而面对广州市河涌治理的难题,早在2015年市水务局表示,将在未来建立“河长制”考核办法,落实各级“河长”责任。但近日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回应,按照关于撤并和规范考核检查评比活动的相关规定,暂时不出台河长考核办法。
  
  有市民提出,广州治理河涌的问责制度不到位,治理的效果会有改善吗?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认为,治水不仅要有责任,还需要有监督,需要有考核,但这个制度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他强调,治水是系统的工程,并非只是做表面功夫,这是涉及到一系列民生的大事,并非随便把一个责任移到个体身上就能解决根本问题。
  
  河涌整治是涉及上游,下游,各级的排污系统等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要摸查清楚,调研清楚。但河长制也是种责任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政府也应引以重视,但不能指望用这种制度来解决根本问题。
  
  早前,当地媒体曾拨通广佛跨界河流白海面涌的“河长热线”,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河流污染是历史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因此,治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整治一年见效不大是很正常的。
  
  有网友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其监督协调河涌治理工作的作用。此外,河长制如果真的要发挥作用的话,必须要有配套的考核和问责制度。李公明对此也强调,既然目前政府部门暂不出台治水问责制度,那么这“河长制”考核办法肯定也是毫无用处的。李公明认为,广州河水治理大的难题就是公共管理层面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应首先对河涌污染源等做好调研工作,并将这些细节公开给广大市民,让公众明白政府投入是有道理并且有成效的。
  
  治水存三大难点
  
  对此,广州市水务局明确表示,目前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治理存在设施滞后、跨界治污难、非法养殖风险大等情况。首先,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常住人口持续增加,污水产生量日渐增长,但相应的污水处理能力和管网完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截污标准偏低,污水收集能力明显不足,雨天污水溢流污染较为严重。流域内尚有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收集处理。
  
  结构性和格局型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广佛跨界区域等市河涌重污染区域,尤其是白云区、花都区内仍存在劳动密集型、重污染和低端落后产业,以及大量非法经营的小作坊小工厂,结构性和格局型污染尚未有效解决,无证无照、偷排偷放行为屡禁不止。
  
  畜禽养殖和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区域内部分养殖场未办理环保手续,废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鱼塘或周边水体。非法养殖场清拆后仍存在较大的反弹风险。农村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较低,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大量垃圾被抛弃到河涌,直接污染水体水质。
  
  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对此指出,广州市水务局在广州的河涌治理上,可以算得上“下了大功夫”。然而诸多治水难点并非短期可以解决,加之水务局对外甚少发布治水信息,难免让广大市民心中产生误会。“治水应该是一项全民广泛参与的工程,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韩志鹏说。
  
  (本文综合金羊网、羊城晚报、新快报、人民网)

上一篇:甘肃召开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协调推进会

下一篇:气化云南环境经济双赢 十三五将建8条支线管道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