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3种回收模式,2大资源化路径 动力电池回收全视角解析就是给力!

2022/10/28 15:52:581387
来源:环保在线
  【泵阀商务网 行业资讯】听说最近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了一份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宁德时代以近40%的市场份额助力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新高度——64%左右。相比之下,一直与中国呈“三国杀”态势的日韩两国,份额下降到了6.8%左右和20.4%上下。
 
  回顾日本在21世纪初的时候,锂电池占据全世界近9成的市场,而我国自2010年开始才看见“扩产潮”。巨大的反差是中国经济力量强盛的缩影,也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稳居全球首位的必然结果。
(↑ 回顾精彩直播内容)
 
  2022年10月22日,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线上研讨会(ACI云讲堂第4期)上,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闯做题为《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行业发展报告》的分享时就提到,截至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约为1149.9万辆,占比3.76%,而根据规划来看,这个数据要在3年多时间里达到20%。
 
  回收需求爆发,3种回收模式成型
  这也表明,新能源汽车规模还将扩大,自然作为其“心脏”的动力电池需求仍会攀升,这也会直接刺激市场释放产能。比如国轩高科27号才宣布,要在柳州和合肥两地建设动力电池项目,合计投资约115亿。也可以理解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只要在涨,动力电池规模就不会降。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废旧动力电池该如何不拖产业链后腿。王德闯秘书长在报告中也说到,未来10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规模将达到1600多亿,成为新的爆发市场,但是目前供需缺口却超过了50万吨。王德闯秘书长接着也分析了原因,并且就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面临的壁垒做了详解,介绍了当前以生产企业为主、以行业联盟为主以及以第三方企业为主这3种主要的回收模式。
 
  在王德闯秘书长看来,未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商业模式凭“单打独斗”是有局限性的,信息互联和产业合作才是根本途径,要形成稳定的持久的盈利模式。
 
  梯次利用和再利用,双管齐下
 
  总体来看,目前在首批动力电池已达退役年限的节骨眼上,从回收标准到回收体系,再到回收技术方面的基本保障是有“底”的,比如我国2016年就有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2018年就开始公开一批又一批符合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同年上线了动力电池回收网点信息公开平台,官宣了试点方案。
 
  截至目前,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是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置的两大路径。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区域废物管理室主任董庆银就在线上研讨会上做题为【动力电池回收处理管理与技术】的分享时指出,目前中国梯次利用产业正处于由示范工程向商业化转变的过渡阶段,再生利用需要经过放电、破碎、分选、金属回收以及正极材料再生等过程。
  董庆银主任还表示,我国通信基站备电、电网储能、低速车等领域,梯次利用已开始实用化。所谓低速车,包括微型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常用于外卖、物流、环卫等领域。至于再生利用,外壳、隔膜、铝箔、铜箔、电极粉、CU/AI/Fe、石墨、锂钴、电池前驱体等都是需要分离的,然后在添加物料、分离纯化等流程后电化学性能测试合格则可以进行再利用。
 
  对此, 董庆银主任进行了详细的工艺解读。最后,对于11月19日至23日将在三亚举办的第十七届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2022全球固废论坛),董庆银主任也向业界同仁发出了诚挚邀请。
 
  说到这里,对于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你又了解多少呢?BHS-SONTHOFEN GMBH 环境与回收技术事业部总经理刘晨可是专门来线上研讨会细细讲解了一番,拆解、失活、破碎、干燥、分选、提炼,这个教程满分不解释。
 
  资源化靠技术,多方入局不简单
 
  刘晨总经理介绍的是BHS完成的交钥匙工程,而他们对废旧电池处置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12年德国锂电池回收的政府项目。从工艺上来看,动力电池需要在预处理环节进行放电至安全电压和电容,然后使用VR型一级预破碎机、NGU型二级细碎机进行解体和黑粉释放。
  紧接着就是“锤击+撞击+碾磨”得到铝颗粒、黑粉、铜颗粒,然后采用HTC型间歇式干燥器在“低温+真空”下对电池碎料进行热分离。刘晨总经理还解释称,低温和真空环境有利于抑制有机物在出料中的残留,避免高温产生氧化物杂质和有毒气体。对于之后的分选,BHS采用的是圆摆振动多级筛分机、折线筛分机、空气台筛分机,针对火法冶金、热解、水下机械回收这三种方法,刘晨总经理也做了一下对比。
 
  实际上,在起步晚的背景下,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体系倒并不单一,典型和常用的就包括火法和湿法冶金、生物冶金,其中湿法冶金的回收率较高,能够定向回收金属,因此目前是主流技术路线。而基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动力电池回收更为头部企业所青睐,像宁德时代、格林美,由此带动了技术的繁荣。
 
  据公开信息显示,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专利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如果从主体来看,除了汽车制造商和动力电池厂商之外,第三方专业资源回收公司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比如格林美就是个中代表。而BHS在技术储备上也很亮眼,并且长期支持弗莱堡大学进行相关研究,投资建立了弗劳恩霍夫研究院,专攻CSP(太阳能系统和电池的回收技术)以及IWKS(循环经济和城市矿产)。
 
  在中国,BHS也与众多院校和机构达成了合作,包括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等。据刘晨总经理介绍,BHS还拥有获得ZÜS官方认证的锂电池气密保护测试中心。
 
  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化,这也算是环保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的“标配”了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利用的技术门槛都不低,行业发展的驱动力需要技术,而技术创新加速度则需要“合作共赢”。不仅是校企合作,还有企企合作,地企合作等等。
 
  风口之势已现,前途可期但行路唯艰。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爆发是既定趋势,技术难、盈利低、竞争强也就在眼下,“城市金矿”不好挖,想要端稳这个“金饭碗”,还是必须得吃技术“饭”。
 

上一篇:郭宏山:石化废水处理低成本和稳定运行的核心是各段预处理

下一篇:10月25日专家与你共探新机遇|制药行业亟待挣脱“废气”禁锢,冲向万亿美元市场!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