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开辟中国式页岩气开发路径
- 2014/9/12 8:53:574939
寻找“甜点”之旅
在一片“唱衰”声中继续坚持勘探,甚至在勘探中抛弃美国的既有思路独辟蹊径,无疑是在冒险。不过,中国石化顶住了压力。
在集团总部的支持下,魏志红带领的项目部开始了“笨办法”:将这一区块中的早期废弃的常规油气井作为试验对象,类比北美页岩气,结合南方地质特征,选择基本关键要素,开展了南方地区页岩气初步选区评价研究。
那时,家底尚未摸清,很多地方是勘探空白区,寻找页岩气“甜点”的工作难度很大。为了深入勘探,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井场一住就是几个月,开展实时跟踪研究。
魏志红回忆:“当时我们还没有页岩气研究室,岩芯的分析难度很大,所以只能送到美国去。”这一去意味着要花很多钱,而且要等很长时间,少则3个月,多则6个月。也是在那时,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主技术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在向美国学习的过程中,夏维书们也切身地体会到了对方在很多方面的先进:“美国的分析手段很多,评价思路比较宽,对于厚度、勘探价值、有无夹层等方面都有很细致的分析评价。”这些都成为他们学习的地方。与此同时,勘探南方分公司也开始在国内进行着自己的样品化验。
在夏维书的记忆里,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他们每0.5米就会采集一套数据进行分析;为了获得更多的数据,他们取了80米的岩芯,而一般情况下取芯只需要30~40米;为了测试岩芯的含气情况,他们使用了“清水实验法”。当他们把满是泥浆的岩芯放进清水里清洗时,水里冒出很多泡泡,让夏维书兴奋坏了:“我当时就像个孩子,心里想,真是太好了,以后要发财了。”
终于,勘探南方分公司继续聚焦,将勘探的重点划定在了焦石坝。2011年9月,勘探南方分公司在焦石坝部署了口海相页岩气参数井焦页1HF井,开始试钻。
“没想到这么好”
“我们评价这里(焦石坝)是南方有利的区块,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好!”在电话那头,魏志红的声音很雀跃。2012年11月28日,中国石化宣布,焦页1HF井钻获高产页岩气,20.3万立方米/天,取得了商业页岩气战略性突破。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页岩气直井单井日产量为0.2万~3万立方米,页岩气水平井单井日产量为1万~12万立方米。当页岩气单井日产量达到4.1万立方米时,便可回收开发井投资。如此对比,焦石坝的页岩气的确称得上是一份天赐的礼物。
这份礼物来之不易。
魏志红可能不知道,在他们勘探之后与出气之前这段时间,对于钻井而言并不好过。“焦页1是困难的时候,干完第四段仍然是对页岩气一片喊打声。当时我们干完焦页1在全国找不到活干了,就那么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经理刘祖林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
不过,艰难换来了中国石化对页岩气认识的逐步加深。“焦页1井钻探后,颠覆了我们对页岩气要排水采集的基本认识。本来以为至少要排很长一段时间的水才能有气,但当时钻完塞后,钻塞过程中气马上就出来了。这说明我们对页岩气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刘祖林继续解释。
2013年,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涪陵页岩气田为页岩气产能建设示范区。同年上半年,中石化在焦石坝地区完成了60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部署实施了3口评价井和17口开发试验井,钻遇页岩气层或高产页岩气流,落实了焦石坝主体页岩气藏。
“焦石坝页岩气田的发现,解禁了整个川东南1000多平方千米的页岩气勘探面积,焦石坝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这个大仓库,正在逐步扩容。”勘探南方分公司页岩气专家对媒体这样表示。
今年3月,中国石化宣布,涪陵页岩气提前进入商业化开发。同时,公司宣布了页岩气生产计划:2014年实现18亿立方米产量,2015年建成50亿立方米的产能,2017年建成国内百亿立方米页岩气田。
针对涪陵页岩气的成功,本刊采访专家们给出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涪陵的理论与技术经验为今后我国页岩气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但是能否复制还有待于对具体区块的分析。
“从整个勘探面积上来说,涪陵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只能说在这一区块取得了突破,局部实现了商业化。”国土资源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
“虽然涪陵页岩气让中国页岩气实现了商业化破局,但是我们不会盲目乐观。今后,我们要继续把基础工作做好,对于页岩气地质构造、形成条件、评价等做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夏维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