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生产厂家厂商性质
上海市所在地
Z6S41T一10、Z6S41H一16和Z6S41H一25、Z6S41H一40、Z6S41H一64系列气动带手动楔式闸阀是我厂定型的产品。由于其技术*,性能可靠,操作切换和维修方便,已被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海运等部门作为输送气体、液体介质的管道开闭装置而广泛使用。 气动带手动楔式闸阀是具有气动执行机构(双层气缸,并带有缓冲机构)和手动及其保护机构(手动和可自锁的气动手动转换装置)的低支架明杆闸阀。该阀由于采用双层气缸结构,其与单气缸式气动闸阀相比,提升力增大了一倍。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单气缸气动闸阀的某些阀板在阀体内楔死而打不开的弊病。而且,由于该阀具备缓冲机构,能有效地减轻了关闭阀门时。由于活塞下行冲击而造成的阀板密封面和阀体密封面的磨损,同时,也能避免闸板卡死的现象。 为了配合用户实现操作自动化,我厂除供应本系列产品之外,还可单独提供包括支架在内的气缸体,帮助用户对已有的种类繁多的手动闸阀进行改造。将我厂生产的气缸体安装在手动闸阀的阀体大盖上,即可构成双缸式气动手动两用闸阀。 | |
气动带手动楔式闸阀概述: 工作原理及特点 |
本系列产品以O.4~O.6MPa(表压)净化压缩空气作为工作动力,推动活塞,带动闸板作垂直于流体的位移,实现开启开关闭阀门的目的。 双层气缸和缓冲机构的工作原理,按闸阀工作的四个阶段分述如下:(附插原理图①、②、③、④) 1、闸阀开启前阶段:上层气缸的活塞(以下简称上活塞)和下层气缸的活塞(以下简称下活塞)同时受力,阀杆在上、下活塞的推动下,以单活塞近二倍的提升力,克服闸板密封面和阀体密封面之间的zui大静摩擦力,带动闸板上升。压缩空气由上气缸的下气室,经由设置在隔板的特定通道,通过连通管,到达下气缸的下气室,推动上下活塞同时工作。下气缸上气室中的气体,经过设置在隔板内的另一特定通道。畅通无阻地排出气缸体外。 2、闸阀开启的后阶段:在闸板稍稍开启以后j下活塞就运行到了上死点,闸板在上活塞的带动下,继续提升,直至到了全开位置。 3、闸阀关闭的前阶段:在上活塞的推动下,闸板离开全开位置,开始下降。 4、闸阀关闭的后阶段:当上活塞碰到下活塞凸台,并带动下活塞一起继续下降时,由于下气缸上气室的进气通道和下气缸下气室的排气通道设有阻碍,明显地减慢了下行的速度,进至闸板下降到了全关位置。减缓闸板下行的冲击,自行可关严阀门,又不使阀板楔得过紧,同时,还保护了密封面,免受猛烈冲击而损坏。 |
工作原理示意图 |
|
灵活可靠的气动--手动转换机构,装在气缸盖上部的气动--手动转换机构,在闸阀开启和关闭过程的任何位置上,都可十分方便地转动操作手柄,直接地进行由气动至手动或由手动至气动的操作方式的转换,转换操作手柄采用定位销式自锁设计、手柄定位后,可靠定。当电磁阀及其控制电路或供风系统发生故障时,不需其他辅助工具,即可迅速转换成手动操作状态,保证线路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发生。同时在新建工程的自控系统未完成之前,本系列闸阀可以可靠地作为手动闸阀使用,动作时 灵活轻快。 关阀时间可以整,安装在隔板上的缓冲机构,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闸阀关闭的时间。 可配用回讯器 本阀可以配用电的或气的回讯器,用以发送阀门开关状态信息。因此,使用本阀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和自动控制。 本阀的气缸选用无缝钢管制造,内表面镀以耐腐性硬铬,并经抛光处理,具有摩擦力小、不易锈蚀、高硬度、寿命长等优点。 气缸中的密封圈采用丁晴橡胶。形密封圈,密封性能可靠。维修时更换方便。 |
1、阀体性能 |
2、气缸性能 |
3、耗气量(净化压缩空气压力:O.4MPa(表)) |
注: Z6S41T一10、Z6S41H一16、Z6S41H一25、Z6S41H一40、Z6S41H一64闸阀的气缸单程耗气量(以压缩空气体积计算) |
结构、材料及使用说明 |
1、本阀主要由阀体、阀盖、闸板、阀杆、密封圈、双层气缸及其活塞、活塞杆、隔板连同缓冲机构、手动机构、气动—手动转换装置和阀盖填料箱装置等部分组成。 2、上活塞行至行程上端可顶上上回讯器,使之发讯;下活塞行之行程下端可顶下下回讯器,使之发讯,以作为闸阀开闭信息在*操作室的模拟仪表盘上进行显示。 3、手轮上部的外伸指示杆的上升和下降,标志着该阀的闸板是处于提升状态还是下降状态。闸阀关闭时,外伸指示杆位于zui低位置;反之,闸阀全开时,外伸指示杆位于zui高位置。此即为本阀启闭状态的现场指示。 4、气缸盖上部装有气动CC手动转换装置。将转换手柄顺时针方向提转到A气动@定位孔定位,闸阀处于气动操作状态;反之,将转换手柄逆时针方向提转到A手动@定于孔处定位,闸阀即可进行手动操作。带锥齿轮的手柄转换方向相反。 手动操作闸阀时,手轮旋向和普遍手动阀一样,即顺时针转为关,逆时针转为开。带锥齿轮转动的相反。 4、主要零件材质(见下表) |
Z6S41H-25双缸式气动带手动楔式闸阀系统控制原理图 |
外形及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