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超卓自控仪表有限公司

泵阀商务网免费会员

收藏

本土化率超30% 智能装备业迎来战略机遇期

时间:2013-03-20      阅读:104

    到2015年,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本土化智能制造装备的国内*将超过30%。力争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
 
    作为《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子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近日正式发布。*装备司司长张相木接受采访时,对《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智能装备的发展重点作了解读。
 
    中国工业报:《规划》提出了智能制造装备的概念,即“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结合当前我国智能装备的发展现状,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背景。
 
    装备司: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但作为一个正在培育和成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仍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规模小、基础薄弱、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等问题。
 
    智能制造装备是*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规划》编制组对30类制造业按照加工对象进行分析,《规划》重点选择了其中对国民经济重要性强、带动范围广、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

更多详情点击:/    /

上一篇:泵阀铸件受限制,中小企业发展遇困 下一篇:电动阀门市场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