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叶叶访谈录
时间:2012-08-21 阅读:1643
人生信条:世事我曾抗争,唯求无愧于心。
企业愿景:愿金龙永做*雁。
开场白国家重点*企业、中国机械行业管理示范企业、中国电机行业企业……当一个28岁的愣头小伙子,试着去掌管这家名头响亮的家族企业时,难免会招来外界种种猜疑的目光。日前,当金龙电机公司总助理叶叶终于答应接受采访时,外界因此有了一窥台州神秘“富二代”的机会。
在危机中寻找生存支点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国内电机企业之一,金龙电机在此轮金融危机中有没有受到影响?
叶叶(以下简称叶):作为出口导向型企业,金龙电机95%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国外市场。经过长期的市场开拓,目前已拥有一批相对固定的老客户,已连续5年在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口方面稳居全国*。此轮金融危机,从目前来看,销量方面还没有大的影响,1至5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额2亿元左右,基本与去年持平。尽管如此,受外币汇率及原材料*等因素影响,公司赢利能力已有所下降,金融危机方面的消极因素正逐步显现。
记:据了解,去年一年里,金龙电机产值高达5亿多元,员工有1300多名。“船大调头难”,请介绍一下金龙目前如何化解此次金融危机?
叶:的确,大企业受运行成本高、管理环节多等诸多因素影响,跟小企业比存在诸多“短腿”。但金龙电机作为台州电机行业的之一,历经了多次危机的挑战,自身已具备了相当的抗风险能力。从当前来说,我们主要是采取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拓市场。目前公司上下正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希望通过建立营销网络,逐步加大国内市场销售比重。二是重技改。近几年来,金龙电机斥资3亿多元,建立了一个占地达220多亩的新厂房,并从美国、中国台湾等地引进全套设备。目前,新厂房里没有一台设备是旧的,设备档次*。三是强管理。比如像我目前主抓的原材料采购和耗材控制,只要挤一挤,还是有不少利润点可挖的。
记:相关资料显示,光路桥一地,就有大小电机企业上百家,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请问在未来愈加激烈的竞争中,金龙电机靠什么赢得生存权?
叶:伴随台州电机业发展,价格战就一直如影相随,一刻也不曾消停。金龙电机之所以能够得以快速发展壮大,我想主要是始终以创新为支撑,牢牢把握技术制高点。目前,公司有工程技术人员236人,直接从事新产品开发的教授、博士、工程师等30多人。早在2003年,公司就在上海设立了“金龙电机上海技术研究中心”,并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开发协议。继2005年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制伺服电动机之后,去年公司又联合浙大启动了永磁电动机研发,目前这一项目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在未来的竞争中,金龙公司始终坚信,创新赢天下,价格战没有出路。
在学习中练就挑战本领
记:在台州,民营企业众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家族式企业。对于即将走到台前的“富二代”,外界有许多议论和看法。作为未来金龙电机的接班人,你感受到这种压力了吗?
叶:我不喜欢“富二代”这个说法。事实上,在路桥,我就有许多朋友是大企业老总的儿子,平日里大家认真做事,生活低调,跟普通人家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作为我个人来说,外界怎么看我,我不在乎,关键是向父辈学习,把他们的企业经营之道和与世相处之道学到手,如果说有压力,主要是来自这种能力传承方面的压力。
记:有人说,你这一代跟你父亲这一代相比,眼界开阔了许多,学历高了许多,你认为知识英雄能超越草根英雄吗?
叶:实践出真知。光论学历,我父亲这一辈学历可能确实比我们这一辈要低一点,但论知识,未必。就拿我父亲来说,他市场、管理、财务一肩挑,厂里四五亿元的销售额,几乎是他一个人跑下来的;新厂房冲压、下线、精加工、装配,都是他一手设计的,拿如今高校里的博士生硕士生比一比,我看父亲懂得的并不比他们少。
记:就你而言,你觉得你父亲这一代zui难能可贵的是什么?你有可能今后比他做得更好吗?
叶:对我而言,父亲是我人生的老师。我觉得他身上zui难能可贵的是以下几点:一是对事业玩命般的执着。我父亲他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打牌,几乎一心扑在厂子里,人生*的乐趣就是把这个企业经营好。我有时都搞不明白,父亲这样拼死拼活到底图个啥?二是面对困难的乐观豁达。父亲商海折腾几十年来,风风雨雨经历过无数遭,但他从不灰心气馁。记得那次亚洲金融风暴,受三角债影响,“金龙”摇摇欲坠。当时我正在外学习,每次跟父亲通时,他从不唉声叹气。三是宽广的胸襟和真诚的待人之道。跟父亲一起工作时,他常常教育我们,如果老是斤斤计较,无法容纳别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所以,只要能够真正延揽容纳各方人才,就不愁今后金龙不飞黄腾达。
对于我来说,目前zui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习和传承父辈身上一切的东西,包括经营管理之道,也包括为人处世之道,器和物各方面都学。至于能不能超过他们,那还是留待未来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