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进步与缺陷
- 2012/10/8 17:07:183984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机床历经50多年的努力,整体机床工具行业有了很大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工艺装备,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做出重要贡献。目前机床行业还未度过转型期,国内机床产业与经济运行质量同步增长。
随着改革的深入,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机床工具行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形势,已经开始进入发展速度与经济运行质量同步增长的新阶段,并为我国由机床制造大国向机床制造强国迈进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已进入世界机床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行列。据统计,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企业共有2023个其中属于国有企业范畴959个,占总数的47.4%;民营企业758个,占37.5%;三资企业306个,占15.1%,全行业总资产达1175亿元,拥有从业员工52万人。
机床工具行业竞争力具体进步表现是:产值产量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数控机床的发展速度高于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专家认为,经过“十一五”的高速发展,虽然我们的数控机床产业已初具规模,在自主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行业的地位得到了显着提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技术进步相对滞后;二是发展方式偏重于规模扩张。吴柏林告诉笔者,现阶段机床行业的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强,其主要矛盾是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加速升级与行业供给能力不相适应。当前,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意识提高,在增长速度回落和全社会调结构、转方式双重因素作用下,市场需求结构正在加速升级,这也必然带来对制造装备升级的需求。这点从2011年的进口统计数据就能得到很好印证。
来自机床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机床工具产品进口增势较快,进口2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吴柏林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但这两方面的增长动力已经明显下滑。可以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增长将会减缓,对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增长也将趋缓。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机床工具产品进口增长迅速,前三季度,机床工具产品累计进口152.7亿美元,同比增长38.5%。其中金属加工机床进口99.1亿美元,同比增长51.4%。因进口激增,国产金属加工机床、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呈显着下降态势。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721.7亿元,同比增长33.5%。这意味着中国机床工业虽然产能巨大,但事实上还不能“自己武装自己”。
据金模机床网CEO罗百辉分析,机床工具进口额增速远高于国内机床工具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速,反映出市场需求结构不断变化,对中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也反映出国产中产品在技术水平和产业化上都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机床市场营销策略发生变化,以高技术为先导、用高技术装配的低价格中档机床产品迅速占领中国机床市场,对中国国内机床企业提出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推动行业由大变强已刻不容缓。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德国、日本机床企业恢复很快,行业巨头马扎克、德马吉用高技术生产的低价格中档机床产品特别受中国市场欢迎。中端产品的大量涌入给中国发展中数控机床产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机床附件行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2.9%,而机床零件、部件进口额同比增长40.8%,基本与国内机床附件产值同比增速近似。
可以看出:中国当期生产的中金属加工机床大部分仍然配置进口功能部件,反映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关键、共性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功能部件发展仍滞后于主机发展的现实。
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制造强国”,个需要翻越的“门槛”就是机床。作为装备制造业的“装备”,机床就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
面对世界机床市场数控机床高技术低价格的竞争,中国机床企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大而不强,向由大变强的方向转变。
中机床的进口逆差,使企业意识到了产品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动力有了,但是核心技术缺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成为现阶段机床行业的阻碍。大型企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中小型企业缺乏科研的人力物力保障。这使得大型企业忙于应对机床巨头的冲击,中小型企业产品升级迟缓困于低端市场。
产品缺乏品牌度,这也是一个方面。中国机床行业缺乏品牌影响力,虽然国内有了一些大型企业的领头作用,在相应的机床技术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但受制于整体行业的现状,国内机床行业的整体转型还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不过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利好环境下,国内机床行业要增强转型的信心,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审视消极因素,进行及时的整体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