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发展须突破技术机制双重瓶颈
- 2012/10/26 11:43:113935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震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技术、并网难题、调峰能力等技术桎梏成为制约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的关键。他认为,创造良性的创新机制,在能源之间实现自由切换,提高便利性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官方24日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称,2011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核电机组在建规模、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白皮书预测,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
虽然近几年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但其目前在中国整体能源供应中仅占8%,还只能起到补充的作用。而且,伴随着新能源发电量的上升,其对相关配套措施的要求也日趋上升。
以在风力资源丰富的中国冀北地区为例。截至2012年9月底,冀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达564万千瓦,较“十一五”初期增长近60倍。但冀北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李欣表示,这些数字已远远超出了冀北电网的消纳能力。
王震认为,解决目前并网、调峰等技术瓶颈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不一定要将所有的电量都汇集到主干输电网络中。可以考虑将多种能源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例如此前国家电网推出的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
李欣则表示,从根本上提升电网的消纳能力,必须大力推进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建设,彻底破除市场规模小、跨区输电能力不足的制约,推动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内的统一平衡和消纳。
不过,在一些专家看来,相比于硬件升级,中国当务之急是突破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制度障碍。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王仲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中国新能源发展确实面临一些技术难题,但地方和垄断电企的利益割据等存在于体制机制中的问题才是当前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大瓶颈。
王仲颍解释说,某些地方或者一些企业出于利益考虑,倾向于使用本地或本公司生产的电力。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新能源富集区域的能源无法输入耗能、需能的地区。
但令人欣慰的是,24日发布的白皮书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放在显着位置。白皮书指出,到2015年,中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4000万千瓦;将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以上;中国风电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
王仲颍表示,过去一年,中国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3年后要实现2100万千瓦的目标并不容易。不过,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官方对新能源加速发展的希望,将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