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问题解决在“防”不在“治”
- 2013/3/19 15:50:024031
从污染来源解析,地下水问题的解决在“防”不在“治”。2011年,《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发布。其中列举了多种地下水污染来源,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铬渣、锰渣、石油勘探、化肥、农药滥用等等。面对如此多的污染来源,能够采取的措施只有预防。
一旦地下水污染,只能选择类似土壤修复的技术进行治理,投入的资金量是巨大的,可操作性不强。
地下水质量的重要性得到重视,后续治理政策有待时日。进入“十二五”,地下水污染防治政策持续推出,说明这一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但是具体的、类似PM2.5防治的措施尚未推出。我国地下水相关标准体系的滞后,以及监测数据的缺乏,决定了后续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政策的推出需要数年时间。我国现有的《地下水质量标准》还是1993版本,仅仅包括39项指标,已落后于时代。质量标准的提升,将是后续治理是否开展的信号。
地下水防治中的监测能力建设,是资金容易集中投入,能够落实到具体公司的部分。今天环保部周生贤部长表示,“现在有些调查的情况还不确切,有的方法需要调整,有的地方要补充调查”。可见近两年地下水防治的工作重点,依然在数据的收集,而监测网络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参照2004年《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及1993年《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指标基本是使用实验室分析仪器进行监测。我们判断,在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前期阶段,政府的投入将主要落实到实验室分析仪器上。仪器采购是资金容易集中投入的部分,而其他《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中规定的防渗、建隔离墙等,与建筑无异,规模小且缺乏技术含量,无法落实到具体公司。
监测仪器公司将持续受益,但难以出现爆发性增长。地下水污染监测将为监测仪器公司,如聚光科技、先河环保、天瑞仪器、雪迪龙等,打开新的市场。但是这部分业务在各相关公司中的占比较少,收入比重多在10%左右(聚光科技),对业绩的拉动作用有限。加上此类产品的采购通常按照财政拨款,逐年进行。因此我们判断各家公司的业绩难以出现爆发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