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祸”席卷下需深层次改革
- 2013/12/17 10:41:593884
BF35导读:近两个月来,“霾祸”几乎席卷了半个中国,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多位专家认为,如果没有强风雨天气,南方城市遭遇长时间、大范围雾霾的现状或将成为常态。当务之急,必须抓重点寻求区域治理突破;长远来看,治理核心仍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秀丽江南为何难逃“十面霾伏”
长三角大气污染呈复合型特征,二次污染占比高。
近期,中国南方多省市遭遇我国有PM2.5记录以来严重的一次大范围、长时间区域“霾伏”。5日,南京、上海先后发布了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的红色预警。
上海市环保局专家分析,此次南方城市重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高空较强的大气污染传送和局部地区较多的人为排放。二是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的条件下,大气颗粒物吸水膨胀,导致空气污染持续累积。三是南方长时间的“静稳天气”和“辐射逆温”,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与京津冀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污染更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特征,且“二次污染”占比较高。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建民说,“二次污染”是指汽车尾气、燃煤等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经过化学反应,进一步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等颗粒更小的污染物。
监测数据显示,苏浙沪等南方省市空气中的PM1在逐年上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次污染”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新坦言,在没有强风雨天气的前提下,今后南方地区重霾天或将成为常态。“目前整个大气循环系统已无法自然消除人为产生的颗粒物污染,而污染还在不断排放和累积。”
“霾祸”席卷下为何束手无策
业内人称单靠某个部门难解决,需深层次改革。
治霾难,几乎成了当下中国大的生态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使得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了“行动指南”。但是不少民众表示,对一段时期以来的防治效果感受并不明显,对治霾前景并不乐观。治霾难,不仅在于大气颗粒物污染本身的特性,当前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局限,也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日之功”。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晏乃强说,大气污染的形成、传输和扩散条件千差万别,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流动性、区域性、复合性等特点,防控工作并无国外可照搬的经验,给监测、分析研究和防治带来困难。
另外,目前我国还没有办法像发达国家那样,建立针对大气污染全过程的超级监测站。“全面掌握不同区域间的大气颗粒物污染源本质,进行高污染日的快速诊断及预警,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杨新说。
“治水容易治污难”,这是许多省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心声。“大气污染防治,单靠某个部门很难解决,需要深层次的改革。”上海市环保局污防处副处长周军说,目前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想要获得一线准确的监测数据,时常会遭遇企业“捣鬼”却无法令行禁止的尴尬局面。有些地方环保部门仍受制于行政压力,出现选择性执法等现象。
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产业结构要调整,产业布局也要重新科学规划。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后,英国花了几十年时间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而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矛盾,情况更加复杂,“一些地方在对区域内PM2.5来源和成分尚缺共识的情况下,立马采取控制汽车或迁移工厂的行政举措,会造成一定的浪费。”陈建民说。
我们必须充分正视这些现实,雾霾治理必然是一场持久战,这是对我国管理、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全面考验。另一方面,不能因为怕指责就“不作为”或“少作为”,各地政府要加快完善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