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强化环保硬约束 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2013/12/18 8:42:404223
来源:
  (本文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
  
  BF35导读:环保部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大面积从严修订行业标准,并会尽快陆续实施。这不仅对治理雾霾等环保事业的发展是个好消息,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已经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大气、水、土壤污染形势严峻,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不断强化,已经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关键时刻。这些后遗症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内部因素,也成为一些突出矛盾相继爆发的潜在因素。
  
  如何避免这些后遗症?强化环保硬约束是关键性措施之一。正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那样,要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应该说,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强化环保硬约束,其影响早已超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范畴,已扩展至对发展理念的重新审视、对发展方式的改革创新、对发展成效的科学评价。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1600余个行业标准,许多涉及环保的标准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标准明显偏低。随着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在增加,这正是近几年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由于受技术条件和实践不足所限,当时制定的环保标准有许多不科学、不可行之处。譬如,原有环保标准明确要求,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而在实践中,污泥含水率基本上是80%,有人测算过,含水量由80%降到60%,污泥量可以减少50%左右。可是由于脱水经济成本较高,政府不愿为此付费,这一标准根本没有执行。
  
  严重的污染现实、相对成熟的技术手段和物质保障、全国上下对环保的重视都说明:提高环保标准正当其时,甚至刻不容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安排。一个全面、完善、长效的制度体系将用“硬约束”的制度力量,为走向“美丽中国”的征程保驾护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破解环保的尴尬处境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转机。
  
  有人可能担心,提高环保标准会不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妨碍经济发展?
  
  业内分析指出,提高环保标准会令某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但不会妨碍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标准提高对某些行业和产品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会大力催生朝阳环保产业的发展。两者对冲,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机构约为2.4万家,上市公司约400家,年营业收入约3万亿元。如果仅从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服务从业机构统计,就约有1.3万家机构、约130家上市公司,年营业收入约3800亿元,2004-2010年营业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因此,环保产业的迅猛发展,将有力抵消环保标准提高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对提升经济发展总量是有利的。
  
  同时,环境改善以后,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污染环境下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等也可以得到削减。
  
  业内专家指出,标准提高以后,污染较重的企业有三条路可供选择:
  
  一是增加投入,提高技术,更新设备,适应高标准的环保要求。这既是环境治理的过程,也是产品升级换代的过程。据此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是对产品有市场、有污染、但技术水平暂时做不到清洁无害的,可以实行产业转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统重污染产业无论在间还是国内地区间转移,都不能是简单的“甩包袱”,而要与产业调整和升级结合起来。
  
  三是污染又重又无前途的产品,要坚决关停。结构调整会有阵痛,环境治理需要代价,对此我们应该勇于承受。

上一篇:水利部: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和投资 相关行业将获益

下一篇:液化天然气一反往年“价高货紧”常态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